- 拼音版原文全文
省 题 泰 帝 鼓 瑟 宋 /王 洋 雅 乐 闻 琴 瑟 ,相 因 泰 昊 前 。朱 丝 疑 杂 奏 ,素 女 减 哀 弦 。破 竹 符 终 全 ,分 鱼 目 不 全 。所 馀 裁 五 五 ,再 续 未 绵 绵 。损 益 时 皆 有 ,亏 成 理 或 然 。茫 茫 千 古 意 ,汉 帝 自 谁 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弦(āi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悲伤凄凉,使人感到忧伤的情绪。
成理(chéng lǐ)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合乎道理、合乎情理的状态或结果。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汉帝(hàn dì)的意思:指汉朝的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或然(huò r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几乎不可能。
亏成(kuī chéng)的意思:亏损到极点,损失严重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琴瑟(qín sè)的意思: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感情和谐,相互配合,如琴瑟合鸣。
素女(sù nǚ)的意思:指纯洁无垢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贞节和品德。
损益(sǔn yì)的意思:指得失、得失之间的关系。
泰昊(tài h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德行卓越。
五五(wǔ wǔ)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数量相等或比例相当。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雅乐(yǎ yuè)的意思:雅乐是指高雅的音乐和美妙的乐曲。
鱼目(yú mù)的意思:指用鱼的眼睛来比喻人的眼睛,形容人的眼光短浅,看问题不深入。
杂奏(zá zòu)的意思:指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合奏,也用来比喻各种不同的事物或元素混合在一起。
竹符(zhú fú)的意思:指用竹子制作的符箓,比喻虚假的凭证或证明。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 注释
- 雅乐:古代高雅的音乐。
泰昊:古代神话中的天神。
朱丝:红色丝线,代指琴弦。
杂奏:混合的曲调。
素女:传说中的仙女,擅长音乐。
哀弦:悲伤的琴音。
破竹符:比喻事情发展到关键阶段。
分鱼目:比喻真假难辨。
裁五五:指五音或五行的排列。
绵绵:连续不断。
损益:增减,变化。
亏成:亏损也能形成。
茫茫:广大无边。
汉帝:汉朝的皇帝。
谁传:由谁传承。
- 翻译
- 优雅的音乐中听到琴瑟和谐,仿佛追溯到远古泰昊时期。
红色丝线的旋律似乎混杂着各种曲调,素女的悲伤琴音也略显减缓。
如同竹简被破开,最终符文完整,而鱼目混珠的局面并未完全解开。
剩下的只有五五之数,续接的乐章却未能连绵不断。
增减之间都有其时宜,亏损也可能符合道理。
这深远的千年意蕴,汉朝的帝王传承又该由谁来述说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省题泰帝鼓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述古代圣帝弹奏琴瑟的情景,表达了对远古文化和音乐艺术的赞美之情。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两句,设定了一个高贵而古老的氛围,其中“雅乐”指的是古代的正统音乐,“琴瑟”则是古代的两种重要弦乐器。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听众带入到一个遥远的过去,与古圣先贤同在。
接下来的“朱丝疑杂奏,素女减哀弦”描绘了琴瑟演奏时的细致情景。“朱丝”指的是琴瑟上的红色弦线,“疑杂奏”表达了乐音错综复杂而美妙,“素女”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善于音乐的仙女,她的音乐哀艳动人,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破竹符终合,分鱼目不全”两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乐曲中的变化和情感的深度。“破竹符”意指如同竹子断裂般突然的变化,而“分鱼目”则是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类,每当月圆时便相聚会友,月缺时便各自分开,比喻音乐中的离合与情感的起伏。
“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继续描写音乐的情感和节奏。这里,“所馀”意味着余音袅袅,“裁五五”则是说音乐中对五声的处理,给人以无尽的回味。而“再续未绵绵”则表达了即使乐曲暂告一段落,但那深远的情感依旧在心头萦绕,不至于断绝。
最后,“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两句,则是诗人对音乐艺术的哲学思考和历史追溯。“损益时皆有”表明在时间的流转中,一切都有增减,“亏成理或然”则是在探讨这种变迁背后的规律。而“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则是对远古文化遗产的追问和赞叹,其中“茫茫千古意”展现了诗人对于悠久历史的敬畏之情,“汉帝自谁传”则是在探讨这些美妙音乐艺术是由哪位圣明君主所传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乐器演奏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古典音乐和远古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历史传统和哲学思考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