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赪 桐 明 /沈 天 孙 朱 萼 疑 看 九 月 枫 ,繁 枝 又 借 峄 阳 桐 。丹 须 吐 舌 迎 风 艳 ,绛 蜡 笼 纱 照 月 空 。西 域 应 分 安 石 紫 ,寝 宫 可 作 麦 英 红 。绿 珠 宴 罢 归 金 谷 ,七 尺 珊 瑚 映 水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归(bà guī)的意思:指结束工作、学习或行程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繁枝(fán zhī)的意思:指事物繁多、杂乱无章。
风艳(fēng yàn)的意思:形容风姿美丽、妩媚动人。
绛蜡(jiàng là)的意思:形容颜色红得发紫,亦指美丽绝伦。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笼纱(lóng shā)的意思:比喻言辞、文章等具有迷惑性或遮掩真相的手法。
麦英(mài yī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寝宫(qǐn gōng)的意思:指皇帝居住的宫殿,也泛指富丽堂皇的居所。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吐舌(tǔ shé)的意思:伸出舌头,表示惊讶、恐惧或不满。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峄阳(yì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应分(yīng fèn)的意思:应当分配;应当得到的份额或地位。
朱萼(zhū è)的意思:形容花朵鲜艳美丽。
峄阳桐(yì yáng t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一开始时看似平凡普通,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磨砺后,变得出类拔萃、独具特色。
- 鉴赏
这首诗以“赪桐”为题,描绘了赪桐这一植物的独特之美。赪桐,即红桐,以其鲜艳的红色花朵而著称。诗人沈天孙在明代创作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赪桐的形态、色彩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意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朱萼疑看九月枫”,以九月枫叶的红艳来比喻赪桐花冠的鲜红,暗示赪桐花开于深秋,如同枫叶般热烈而绚烂。接着,“繁枝又借峄阳桐”,进一步描绘赪桐枝繁叶茂,仿佛借用了峄阳桐的生长态势,强调其生命力的旺盛。
“丹须吐舌迎风艳,绛蜡笼纱照月空”,这两句细致描绘了赪桐花朵的细节。丹须,指花蕊,诗人将其比作吐舌,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绛蜡笼纱,则是形容花朵在月光下犹如被轻纱包裹的红烛,既突出了花朵的光泽,也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西域应分安石紫,寝宫可作麦英红”,这两句运用典故,将赪桐的红色与古代的紫色、红色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安石紫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紫色染料,而寝宫则与皇宫中的装饰相关,通过这样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赪桐红色的高贵与独特。
最后,“绿珠宴罢归金谷,七尺珊瑚映水中”,以绿珠(传说中的美女)宴后归家的场景,以及珊瑚映水的景象,作为结语,不仅增添了诗意的美感,也暗示了赪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令人向往与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赪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使得赪桐的形象更加丰满,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