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堤以束之,其初颇循岸。
今夏雨略多,盈壑致旁灌。
或云听其然,功倍于事半。
近是究难从,哀哉彼饥荐。
长算(cháng suàn)的意思:长时间的计算或长远的考虑
冲决(chōng jué)的意思:突破障碍,冲破限制
荡漾(dàng yàng)的意思:指水面或波浪起伏的样子,也比喻感情、思绪等在心中泛起和回荡。
泛溢(fàn yì)的意思:指水流或液体溢出,比喻事物充盈而超过一定限度。
近是(jìn shì)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亲近无间。
麦收(mài shōu)的意思:指麦子成熟并收割的季节,也比喻事物达到成熟或取得成功的时候。
难免(nán miǎn)的意思:不可避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种情况。
其然(qí rán)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桑乾(sāng qiá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生计而忍受贫困、艰苦的生活。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无堤(wú dī)的意思:没有堤坝,水流无法被限制或控制。形容事物无法被阻挡或限制。
下口(xià kǒu)的意思:指说话或行为失去分寸,不顾场合和对他人的尊重,言辞粗鲁、无礼。
扬沸(yáng fèi)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喧闹非凡。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闻永定河堤有泛溢处诗以志怀》。诗中描绘了永定河泛滥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永定古桑乾,荡漾延数县”描绘了永定河的古老与广阔,河水在数县之间荡漾流淌。接着,“虽获一麦收,难免三伏漫”表达了尽管有收获,但在炎热的夏季,河水依然可能泛滥,难以避免。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制堤以束之,其初颇循岸。无何淤渐高,泛溢乃频见。”描述了人们为了控制洪水,修建堤坝的努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淤积增高,堤坝频繁遭受洪水的侵袭。这反映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与妥协。
“下口凡屡更,扬沸岂长算。今夏雨略多,盈壑致旁灌。”进一步描绘了洪水的肆虐,河口多次改变,河水沸腾,似乎没有长久的计算。今年夏天雨水稍多,山谷满溢,洪水四处蔓延。这里体现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和洪水带来的破坏力。
“或云听其然,功倍于事半。试看无堤初,何无冲决患。”有人认为顺其自然,效果可能比人为干预更好。然而,诗人通过反问,指出如果没有堤防,洪水带来的灾难同样不可避免。这反映了诗人对治理洪水问题的深思熟虑。
最后,“近是究难从,哀哉彼饥荐。”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治理方法的无奈和对受灾民众的同情。面对洪水泛滥的问题,近来的解决办法难以采纳,令人哀叹的是,饥饿和苦难再次降临。
整首诗通过对永定河泛滥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治理洪水问题的深入思考。
名驹汗血久不闻,天遣两苏空马群。
当时二十出西蜀,已说贾生能过秦。
玉堂词翰不起草,建隆以来能几人。
功名后世只忠谠,流落一生常苦辛。
心知才大难为用,小折波涛入嘲弄。
偶结江边一把茅,来作黄州十年梦。
劝君慎勿剪柔柯,雪堂杨柳公亲种。
扁舟夜入赤壁江,手持杯酒酹周郎。
酒醒月落赋已就,东方欲白天相将。
迩来不知谁好事,尽写公诗画图里。
短轴虽在人已亡,空著江波接天起。
浮云灭尽名不磨,千古长流似江水。
神州古都会,有美东南邦。
壮哉八月涛,卷地奔长江。
惊涛裂巨石,洪钟殷朝撞。
万瓦响飞雹,千艘碎舽艭。
滟滪不足数,况乃峡与泷。
翩翩坐中客,才器俱无双。
九牛可逆拽,五鼎乃独扛。
诗成咄嗟顷,恶语徒喧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