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传漏(chuán lòu)的意思:传递消息时泄漏出去,指消息传播不稳定或泄露。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活火(huó huǒ)的意思:指火势旺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和生机。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嘹唳(liáo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嘹亮而尖锐。
冷风(lě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翩翻(piān fā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如飞翔的样子。
墙根(qiáng gē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处于边缘、次要的地位或角色。
琼蕊(qióng ruǐ)的意思:指最美好、最精华的部分。
三传(sān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信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从而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素质(sù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水平,包括道德品质、学识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
摊书(tān shū)的意思:指不专心学习或工作,而把书本摊开来看。
铜壶(tóng hú)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红,特指因害羞、生气或害怕而脸红的情况。
瓦陇(wǎ lǒng)的意思:指瓦片与瓦片之间错落有致,互相交错的样子。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 鉴赏
这首《新雁过妆楼·雪夜闻雁》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雪夜中雁群飞过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开篇“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以静谧的环境和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一句,将雪花比作琼蕊,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覆盖万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静美。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雪花与梨花、柳絮相比较,不仅展现了雪花的洁白与轻盈,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舞翩翻。小窗浙沥,乌鹊惊喧”描绘了雪花在空中轻盈起舞的情景,以及窗外微风吹动的声音,以及乌鹊因雪花的降临而发出的惊叫声,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雪夜的宁静与生机。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一位独自读书的人,在炉火旁添上木柴,茶已煮沸,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读书氛围,与室外的雪夜形成鲜明对比。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一句,虽然描述的是冬夜的寒冷与凄凉,但也暗含着对春天的期待,仿佛是在说,尽管现在是冬天,但春天的痕迹仍然被“东君”(即春神)紧紧锁住,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影子,铜壶滴漏的声音悠长,灯光昏黄,映照着孤单的身影,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以雁群的飞过作为收尾,雁声嘹唳,似乎在为即将来临的春天鸣唱,既呼应了开头的“春塞重”,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夜中的美丽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陈纵之无为军
淮天时节少春寒,几蒂梅花雪欲残。
水次军城囊剑入,雨馀村坞镫驴看。
名缘未出知谁异,道为深穷却自难。
第一京师早西入,庙廊题字可无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