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
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
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哭薛季孙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
“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悲痛中强自压抑着泪水,以坚定的意志继续写作,将自己的心声留给亲人。"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 通过阅读逝者的作品,不禁泪流满面,但又担心自己悲伤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人的心情。
“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 这两句强调了逝者生前对于学问和文学的执着,以及其诗歌在世间留下的美好声名。"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 在寂静的夜晚,躺在枕头上,诗人依然能够在梦中与逝者一同漫步于山野之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和自己哀悼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诗人以此抒写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文学创作中寻求的一种超脱世俗的永恒价值。
西域流根远,中都属赏偏。
初无可并色,竟不许胜妍。
薄暝霞烘烂,平明露濯鲜。
长衾绣作地,密帐锦为天。
浅影才欹槛,横柯欲照筵。
愁心随落处,醉眼著繁边。
的的誇妆靓,番番恃笑嫣。
何尝见兰媚,要是掩樱然。
艳足非他誉,香轻且近传。
所嗟名后出,遗载楚臣篇。
律上阳和虽始煦,樽前人意已生春。
濠梁且欲观鱼乐,淮郡何能致鹿驯。
为访心朋犹纵棹,况逢时隽与均茵。
别车岂必辞沉醉,更有高阳倒载人。
三月三十日,春去人尽惜。
我独惜春多,欲留春不得。
忆昨仕行都,亦屡逢春色。
王事多鞅掌,常苦无暇隙。
担上看桃李,负春长叹息。
每欲早归田,恨不生羽翼。
及至今得归,亦复少欢适。
平生无室庐,方且事工役。
老妻病累年,年来觉转剧。
百事总关心,十日九不怿。
把酒对东风,一春能几夕。
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
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
纵使到七十,能得几年客。
幸春有旧好,一笑常莫逆。
今既舍我归,动是经年隔。
聊复倒离樽,与春话胸臆。
我方葺园亭,随分足泉石。
准拟共东君,著此几两屐。
丁宁春早回,莫使常相忆。
今宵已拚醉,坐待东方白。
明旦各分飞,断肠芳草碧。
《丙戌送春有作》【宋·吴芾】三月三十日,春去人尽惜。我独惜春多,欲留春不得。忆昨仕行都,亦屡逢春色。王事多鞅掌,常苦无暇隙。担上看桃李,负春长叹息。每欲早归田,恨不生羽翼。及至今得归,亦复少欢适。平生无室庐,方且事工役。老妻病累年,年来觉转剧。百事总关心,十日九不怿。把酒对东风,一春能几夕。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纵使到七十,能得几年客。幸春有旧好,一笑常莫逆。今既舍我归,动是经年隔。聊复倒离樽,与春话胸臆。我方葺园亭,随分足泉石。准拟共东君,著此几两屐。丁宁春早回,莫使常相忆。今宵已拚醉,坐待东方白。明旦各分飞,断肠芳草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467c67a7e8527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