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燕(chūn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燕子飞回故乡,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鼎峙(dǐng zhì)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力量、地位、势力相互对立、平衡,互不相让。
分疆(fēn jiāng)的意思:分隔疆土,划定界限
国客(guó kè)的意思:指在国外受到重用或受到国外人士赏识的人。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艋舺(měng xiá)的意思:指狭小破旧的街巷。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淡水地区的地理特色与人文风情。首联“分疆鼎峙各西东,一水依然两地通”以“分疆鼎峙”形容两岸的地理格局,以“一水”点明淡水河的连结作用,展现了两岸虽分属不同区域,但通过这条河流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颔联“大海潮回烟燄黑,内山雨过浪花红”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大海与内山的不同景象,海潮退去后留下一片乌黑的烟雾,而内山雨后的浪花则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颈联“曾无艋舺招人渡,尚有輶轩问土风”中,“艋舺”是旧时淡水地区的一个港口,这里表达了对过往渡船时代的怀念;“輶轩”则是古代官员出行的车驾,此处借指探访地方风俗的使者,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关注和尊重。尾联“惟见买茶他国客,来如春燕去如鸿”以“春燕”和“鸿雁”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外国游客在淡水分季节来往的情景,既表现了国际交流的频繁,也暗示了淡水作为贸易口岸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淡水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文化交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结客少年场行
长安少年游侠客,走马日逐城南陌。
见人不肯道姓名,不是英雄不相识。
平生意气重结交,龙泉三尺横在腰。
片言偶合吐肝胆,万事到手轻鸿毛。
朝入主人门,暮醉主人宅。
主仇不报空丈夫,跃马出门身不惜。
刺杀仇人函首归,淋漓颈血尚沾衣。
主人请以千金报,踏步掉头去不告。
君不见,荆卿当日勇无伦,聂政西来亦可亲。
从来缓急相看者,犹数屠沽辈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