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望(bó wàng)的意思:指远望、高瞻远瞩的意思。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川堂(chuān t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有着卓越的学问或技能。
风格(fēng gé)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特点、特色和特质,常用来形容个性、作品或风格的特点。
观国(guān guó)的意思:观察国家的状况,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灵境(líng jìng)的意思:指人的思维境界高超,超凡脱俗,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南川(nán chuān)的意思:南川是指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名,常用来比喻一个地方的风景秀丽、山水优美。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问名(wèn míng)的意思:询问名字或身份。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知观(zhī guān)的意思:指对人事物的了解和观察。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鉴赏
这首明代张羽(凤举)的《赠林生归严陵》表达了诗人对林生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首句“怜君风格出璠玙”以美玉比喻林生的出众才华,显示出诗人对他的欣赏。第二句“二十工文众不如”进一步强调了林生在文学上的早熟和优秀,比同龄人更为出色。
第三句“奏赋定知观国早”暗示林生的文学才能可能使他在年轻时就受到朝廷的关注,表现出对国家大事的洞察力。第四句“闻诗曾及过庭初”则提及林生诗歌才华出众,甚至能与古代名士如过庭相比肩。
第五、六句“遥随博望浮灵境,频扣中郎乞异书”描绘了林生可能有着广泛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像博望侯一样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向中郎这样的学者请教不同寻常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学识。
最后一句“忆得问名犹少小,南川堂下揖青裾”回忆起初次相识时,林生还是个少年,谦逊有礼地向诗人致意,表达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林生成长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林生的才华和求知精神,以及对两人交往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林生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