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宝应访达川不遇书其壁》
《过宝应访达川不遇书其壁》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老僧残湘水滨丛林气象比邻

莫嫌川客贫彻骨,满院青春不借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彻骨(chè gǔ)的意思:指某种感触或影响极其深刻,达到骨子里,无法挥去的程度。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僧残(sēng cán)的意思:指僧人残缺不全的身体,比喻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宝应寺访友未遇的情景,通过环境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屋老僧残湘水滨”,以“屋老”、“僧残”点明了访友之地的荒凉与时间的久远,湘水边的环境则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悠远的气息。次句“丛林气象傲比邻”,通过“丛林气象”这一意象,不仅描绘出宝应寺周围茂密的树林,更寓意着僧人的高洁品格与超然物外的气度,与邻近的环境形成对比,凸显出其独特的精神风貌。

接着,“莫嫌川客贫彻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即使对方生活贫困,也应尊重与珍惜彼此的友谊,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最后,“满院青春不借人”,则以“满院青春”象征生机与活力,强调了友情的纯粹与不求回报,即使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这份情感依然充满生机,不需外界借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自然之美,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其四

别时容易见时难,屈指凡经廿岁寒。

更去更来能几度,并州已作故乡看。

(0)

打姑恶二首·其一

有树莫容姑恶栖,尔何怨姑犹怒啼。

人家有儿亦有妇,不愿使闻如尔妻。

(0)

题画

一从刘阮离天台,洞口桃花几度开。

知道再无相见日,当时不放出山来。

(0)

题画二首·其二

春山寂寂鸟不鸣,阿咸自求弦上声。

更无知音一赏遇,胸次磊磈难为平。

(0)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其三

雪绕鸳湖景绝尘,王恭鹤氅倍风神。

此时为子遥相忆,欲作山阴访戴人。

(0)

次韵彝古鼎题报德方丈壁

老僧谈道席生风,纳得须弥芥子中。

云磬响时经藏转,天花落处篆烟濛。

上乘高妙无门入,正觉分明有路通。

色本是空空是色,谁知非色也非空。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