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红(cán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后剩下的红色部分,比喻某事物或某种情感的残余部分。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秋千(qiū q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感在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恹恹(yān yān)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无力,精神不振。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 注释
- 恹恹:精神不振貌。
“宿燕”句:借用温庭筠《七夕》“银烛有光妨宿燕”诗意。
- 翻译
- 三月暮春时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浓厚。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静静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倦得都不想迎风嘶叫。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一人。
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归家的燕子因为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花落的江南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愁和深沉的情感。开篇“三月暮,花落更情浓”即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三月之时,花瓣纷纷扬落,但这种美景并未带来欢愉,反而是情感更加浓郁和复杂。接下来的“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孤独,人们都已远去,只留下空寂的秋千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而马儿则在杨柳间发出疲惫之声。
“堤畔画船空”一句,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原本应该是热闹非凡的江南水乡,此刻却是一片空寂。诗人随即写到自己的状态,“恹恹醉,长日小帘栊”,似乎在用酒来消愁,但那份恹恹之感,却难以驱散。
最后两句“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燕子归巢于银色的烛光之外,而啼莺的歌声藏匿在绿意浓郁的树荫里。末了,无论如何寻找,那些已逝的春色都无法觅得,只留下无尽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常感慨,是一篇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巧妙结合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白楼诗卷
将军之居近白楼,将军之才冠帝州。
胸中自有兵百万,曾出将府舒国忧。
而今久作圜中客,可怜魏尚同幽囚。
一到囹圄八九月,手执周易诵不辍。
将军本是儒者流,于此可以观志节。
云鸟往时成八阵,韦编此地慕三绝。
每向忧中寻乐处,鲁史周文日讲说。
谈文论武拟虚舟,我识将军豪兴优。
身虽凝坐一室间,心在羲皇境上游。
嗟子真机久未开,狂惑速祸自天来。
还幸此日成良晤,彷佛乐趣散愁怀。
世上纷纷苦幽滞,困亨谁解昔人意。
几时各得归山林,毋忘尔我自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