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为罗,以爵为縻。匪罗匪縻,周行之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町疃(tǐng tuǎn)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场所非常繁华热闹。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惠然(huì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待人宽厚慈祥。
戢戢(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轻慢。
佳宾(jiā bīn)的意思:指贵宾、尊贵的客人。
来思(lái sī)的意思:指突然想到,忽然想起。
乐只(lè zhī)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快乐,只知道笑。
灵囿(líng yòu)的意思:指人的才思敏捷、机智敏锐,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鹿鸣(lù míng)的意思:指鹿在山林中鸣叫,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式燕(shì y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拘谨、矫揉造作。
呦呦(yōu yōu)的意思:形容鹿鸣声,也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泽泽(zé zé)的意思:形容水流充沛,源源不断。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周行(zhōu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个范围内四处活动、奔波劳碌的意思。
- 鉴赏
这首《鸣鹿颂》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鹿鸣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儒家礼仪与和谐社会的哲学思想。
首先,“鹿鸣呦呦,于山之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鹿在山林深处悠扬地呼唤,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由。接着,“载背载呼,言善其俦”,鹿群之间相互照顾,和睦相处,体现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维体泽泽,维角戢戢”描绘鹿的体态与角,虽未直接提及,但通过形象的描绘,暗示了鹿的美丽与力量,同时也隐喻了君子的品德与风范。“匪外之防,维内之则”,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君子应以内修为主,而非外在的约束。
“相彼麟凰,寔郊寔薮”,将鹿与麒麟、凤凰相提并论,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能,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释是町疃,乐此灵囿”,意味着远离尘嚣,乐于在精神的园地中自由翱翔。
“以礼为罗,以爵为縻”,运用比喻手法,将礼仪比作捕捉心灵的罗网,爵位比作拴系心灵的绳索,强调了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礼仪来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匪罗匪縻,周行之归”,指出真正的和谐并非通过强制或束缚实现,而是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礼仪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后,“展也佳宾,胡不云来”,表达了对贤者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来。“式燕以遨,乐只有仪”,强调了通过宴饮等活动来增进交流与和谐,同时保持礼仪的尊严与庄重。
“文王不已,惠然来思”,引用周文王的故事,表达了对贤者美德的向往与追求,希望他们能像文王一样,带来智慧与恩惠,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整体而言,《鸣鹿颂》通过鹿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道德修养、社会和谐与人文精神,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深刻思考与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来日大难
来日大难,天命奈何。今日为乐,焉知其他。
游鱼在渊,其适孔多。渔子饵之,奄失苍波。
猛虎啮人,咆哮山阿。人怀祸心,同室啸歌。
山险可越,玉玷可磨。机事一失,尺渎成河。
祖龙疾走,逐者荆轲。赫赫武皇,亦有何罗。
嗟嗟不戒,爱子操戈。释此弗歼,天也则那。
高阳台.絮影
风弄纤魂,烟描弱态,凭伊幻出春心。
吹去萍踪,谁怜门巷愔愔。
迷离青眼频回顾,隔微尘,和梦难寻。
蓦沾衣,恍认啼痕,暗拭罗襟。
虚空谁写缠绵意,看斜阳澹澹,明月深深。
镜里愁窥,应添绣阁香吟。
柔情不逐流波化,倩游丝、绾上花阴。
误归来,紫燕轻衔,翠箔虚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