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其十三》
《偈·其十三》全文
唐 / 契此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无生无死佛家风,不堕古今定踪

触处圆明湛寂龙华鸡足两无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定踪(dìng zōng)的意思:准确地追踪或追寻目标。

佛家(fó jiā)的意思:指佛教门派或佛教徒。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家风(jiā fēng)的意思:

◎ 家风 jiāfēng
[family style;family tradition]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龙华(lóng huá)的意思:指长期寄居在他乡的人,特指在外地居住的中国人。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湛寂(zhàn jì)的意思:非常安静,宁静无声。

鉴赏

这首偈语深含禅理,以“无生无死佛家风”开篇,揭示了佛教中生死轮回的超越性,即在佛家看来,生命并非永恒存在,亦非终结于死亡,而是处于一种超越生死的状态。接着,“不堕古今莫定踪”一句,强调了这种超越性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时间或空间,而是贯穿于整个历史与现实之中,难以用传统的时空观念来定位。

“触处圆明常湛寂”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超越性的特质,意味着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够达到内心的清明与宁静,即“湛寂”。这里的“圆明”指的是全面而清晰的认知状态,而“湛寂”则指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清明,两者结合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验到的超脱境界。

最后,“龙华鸡足两无从”以两个典故结束,既增加了诗意的丰富性,也深化了禅理的内涵。“龙华”和“鸡足”分别指向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龙华会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五百年,将再次示现说法的盛会;鸡足则是指文殊菩萨的坐骑,象征智慧与修行。这两者在这里被用来比喻追求佛法的极致境界,暗示了即使在最高层次的修行中,也无法完全把握或达到某种确定的终点,体现了佛法的无尽性和修行者的无限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偈语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即超越生死、追求内心清明与宁静,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精神。它不仅展示了佛教哲学的深邃,也体现了禅宗对生活实践的重视,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真理与自我超越的可能性。

作者介绍

契此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咏贾似道

堪叹贾似道,官高诈亦高。

公田关会误,富室细民号。

惶恐黯淡滩,羞辱洛阳桥。

木棉庵里鬼,头落虎臣刀。

(0)

幽独别号

结庐南山下,经岁少人来。

云罩庭阶静,呼童归不开。

(0)

对月

秋空无片云,万里照清彻。

河汉自依依,诸星向明灭。

(0)

农情

稻色满平畬,侵辰穫东菑。

今年春穗熟,幸免寒与饥。

(0)

衡门

投老衡门不用名,此身长与一鸥轻。

浮生扰扰非吾意,底事悠悠空世营。

混迹渔樵频自得,凭谁风月竞多清。

云白山青共予好,百年怀土迥深情。

(0)

晚望二首·其二

极目杳无际,连山接素秋。

云迷粤岭树,日涌大荒流。

饥雀喧枯木,寒乌薄晚楼。

仍馀今古思,萧索增暮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