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风梧叶雨,篱月菊花霜。
又见秋将老,那堪夜更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表民的《山斋书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作者在静谧的山斋中读书时的心境。首句“掩卷听蝉韵”描绘了诗人放下书卷,倾听蝉鸣的闲适,蝉声与书卷的结合,寓含着生活的节奏和自然的和谐。次句“凭栏数雁行”,诗人倚靠栏杆,遥望南飞的大雁,寓示着时光流逝和对远方的思绪。
“井风梧叶雨,篱月菊花霜”两句,通过“井风”、“梧叶雨”和“篱月”、“菊花霜”的意象,描绘出秋日傍晚的景色,既有风雨交加的凄凉,又有菊花盛开的坚韧,暗寓人生况味。接下来,“又见秋将老,那堪夜更长”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将尽的感慨,以及夜晚漫长带来的孤寂和愁绪。
最后两句“愁吟无语共,残灺落书床”,诗人以无声的愁吟和书桌上燃尽的烛火,形象地传达出内心的愁苦和对孤独的无奈。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身处山斋,面对秋夜的独特感受。
东宁大海荒,从古无人至。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我皇挞伐张,天威及魑魅。
遂使瘴疠乡,文物渐昌炽。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式廓惟日增,蹙缩非长计。
所当顺自然,疆理以时议。
勿因去岁乱,畏噎却饭喜。
渊明嗟道丧,人人惜其情。
非止口嗌哇,惟恐风波生。
就令诗言志,有怀讵能倾。
转喉防触讳,顺吐必逆攫。
摭拾为大尤,塞兑乃得宁。
漫云教温柔,本无不平鸣。
肺腑一字无,月露连篇盈。
掩卷想谁作,曾不得主名。
以兹继《风》《雅》,真赝谁能争。
我读贞观诗,则知贞观诚。
轩豁露肝膈,拓落轻讥评。
出语中道要,破的无浮声。
惜哉两白首,未能常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