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葵作粉堪食饿,稂莠稂莠无一可。
嗟彼小人无才为稂莠,有才为荆葵。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大都(dà dū)的意思:大多数,多半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嘉禾(jiā hé)的意思:指丰收的好年景,也比喻喜庆、吉祥的景象。
荆葵(jīng kuí)的意思:指人们在逆境中仍能坚持自己的正义和原则。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稂莠(láng yǒu)的意思:指品质良莠不齐,好坏参半。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食三(shí sān)的意思:指一个人贪吃、嘴馋。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无一可(wú yī kě)的意思:没有一点可以的余地或选择。
这首诗名为《荆葵叹》,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邵宝,字国贤,号双塘,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诗中以“荆葵”为象征,表达了对小人之害君子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田间景象,麦苗枯萎大半,荆葵却茂盛生长,与杂草稂莠并存,形象地比喻了社会上既有有益于社会的“荆葵”,也有危害君子的“稂莠”。接着,诗人指出荆葵虽能食用,但稂莠则毫无价值,暗喻小人虽可能暂时得势,但终将无所作为。
后半部分,诗人发出感叹:“嗟彼小人无才为稂莠,有才为荆葵。”意思是说,那些没有才能的小人,即使成为稂莠,也只会危害君子;而有才能的小人,则可能成为荆葵,对社会有所贡献。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小人危害君子的深切忧虑。
最后,“荆葵多,勿复道,四虫恣食三秋老。”这句话意味着尽管荆葵众多,但不必再过多谈论,因为它们已经让秋天的庄稼遭受了严重的损害。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无奈,也暗示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整首诗借物抒情,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君子之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