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元 日 宋 /黄 庭 坚 会 朝 四 海 登 图 籍 ,绛 阙 清 都 想 盛 容 。春 色 已 知 回 寸 草 ,霜 威 从 此 霁 寒 松 。饮 如 嚼 蜡 初 忘 味 ,事 与 浮 云 去 绝 踪 。四 十 九 年 蘧 伯 玉 ,圣 人 门 户 见 重 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寸草(cùn c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会朝(huì cháo)的意思:指能够辨别时势,有远见,能够预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见重(jiàn zhòng)的意思:看重、重视
绛阙(jiàng quē)的意思:指宫殿高大壮丽的样子。
嚼蜡(jiáo là)的意思:形容人说话不中听、无理取闹。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人门(rén mén)的意思:指人们,泛指人群。
盛容(shèng róng)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容光焕发。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霜威(shuāng wēi)的意思:比喻权威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威力。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图籍(tú jí)的意思:指书籍、图书。
忘味(wàng wèi)的意思:指忘记了原本的味道,比喻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或变故后,对事物的感受、记忆、情感等逐渐淡漠或消失。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蘧伯玉(qú bó yù)的意思:蘧伯玉是一个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忠诚正直。
- 注释
- 会:将会。
朝:朝向。
四海:天下各地。
登:登上。
图籍:史书。
绛阙:皇宫。
清都:仙境般的京城。
想:期待。
盛容:辉煌的形象。
春色:春天的气息。
回:使……复苏。
寸草:小草。
霜威:严冬的霜冻。
霁:消散。
寒松:寒冷的松树。
饮:饮酒。
如:如同。
嚼蜡:失去滋味。
初:开始。
忘味:忘记滋味。
事:世事。
绝踪:消失无踪。
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岁月。
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贤者,以善于反省著称。
圣人:圣贤之人。
门户:智慧的门径。
见重重:层层深入。
- 翻译
- 将会在史书上留下足迹,皇宫和各地都期待他的辉煌形象。
春天的气息已经让小草复苏,严冬的霜威也将从寒冷的松树上消散。
饮酒如同嚼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世事如浮云般消散无踪。
四十九年来,我如同蘧伯玉般经历世事,深感圣人智慧的门径层层深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元日》,以元日(春节)为题,表达了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对个人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会朝四海登图籍”描绘了朝廷汇聚天下英才的繁荣景象,而“绛阙清都想盛容”则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庄重与君王的威仪。接下来,“春色已知回寸草”暗示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生机,而“霜威从此霁寒松”则象征着严冬过后的坚韧与复苏。
“饮如嚼蜡初忘味”表达诗人对政务或人生的厌倦,已经失去了起初的热情,而“事与浮云去绝踪”则流露出对世事如梦幻泡影的超脱态度。最后两句,“四十九年蘧伯玉”,诗人自比蘧伯玉,借其春秋四十而不惑的典故,感叹自己已届中年,深感人生如梦,圣人之门看似重重叠叠,实则难以触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盛世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雨不闻百舌
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
不关秋水事,饮恨亦无声。
天宝题壁
五十馀年别,伶俜道不行。
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