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知有热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脱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传(bù chuán)的意思:不传指不传颂、不传诵,表示不传播、不宣扬。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擎盖(qíng gài)的意思:指车辆的引擎盖,比喻事情的核心或者关键所在。
劝耕(quàn gēng)的意思:劝导人们勤劳耕种,努力耕耘。
仙源(xiān yuán)的意思:指仙人的来源或仙人的故乡。比喻高尚的品质、智慧或美好事物的源头。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春天的乡村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首句“春色阑珊四月天”点明时节,春意渐淡,四月的天空下,万物生长的气息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接着,“数声啼鸟落花前”以鸟鸣衬托出春末的宁静与生机,花朵随风飘落,增添了几分凄美。
“荷知有热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脱绵”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荷叶在炎夏来临前高举以遮阳的情景,以及柳树在春寒消退后逐渐褪去冬日的厚重,展现出自然界的智慧与适应力。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处处劝耕梅子雨,家家缲茧竹篱烟”则转向农事活动,梅子成熟的季节里,雨水滋润着大地,农民们忙碌于田间,期待丰收;家家户户的竹篱边,蚕茧正在被抽丝织成布料,一派繁忙而和谐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
最后,“凭谁寄语仙源客,洞口云封信不传”表达了对远方或超凡世界的向往与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未知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传达心声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复杂,既有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思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雁门山绝顶
万丈仙山望欲寒,白云中断出栏干。
登登忽向峰头立,好与凡人地上看。
疏影
瞢腾晓被,听堕冰屋角,晴哢仍未。
土湿烟生,庭掩寒青,障泥懒为春试。
东风旧与花飞去,料记得、年年沙际。
忍落梅、万点苔根,化作一窗离思。
犹忆蔫红稚绿,断桥雪未扫,天近春易。
老对荒寒,事旧人新,雁后不成情味。
人间解有花如海,待一片、不教随水。
但玉香、酥影玲珑,逐日暖红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