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呈 大 德 禅 师 宋 /尹 辅 支 遁 行 藏 惠 远 才 ,几 年 嵩 少 避 浮 埃 。八 行 丹 诏 云 间 落 ,一 对 紫 衣 天 上 来 。诵 律 夜 窗 寒 月 皎 ,闭 门 秋 渚 白 莲 开 。名 高 自 达 帝 王 听 ,就 降 殊 恩 不 假 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行(bā há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敏捷。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丹诏(d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浮埃(fú āi)的意思:指浮尘飞扬、尘埃弥漫的样子。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殊恩(shū ēn)的意思:特殊的恩情、特别的恩德
嵩少(sōng shǎo)的意思:指嵩山和少林寺,比喻有关嵩山和少林寺的事物或人物。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一对(yī duì)的意思:指两个成对的人或物。
月皎(yuè jiǎo)的意思:指月光明亮,形容夜晚月色明亮美好。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紫衣(zǐ yī)的意思:指帝王的服饰,也用来形容尊贵、高贵的人物。
自达(zì dá)的意思:自己达到目标或成功,不依赖他人。
- 注释
- 遁:隐居。
惠远:东晋高僧。
嵩少:嵩山和少室山。
丹诏:皇帝的红色诏书。
紫衣: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
诵律:诵读佛经。
秋渚:秋天的水边。
殊恩:特别的恩典。
- 翻译
- 支遁的才华如同惠远般深藏不露,他在嵩山、少室之间隐居多年,避开尘世的纷扰。
皇帝的圣旨如祥云般从天而降,授予他紫衣官服,显赫无比。
在寒冷的夜晚,他诵读佛经,窗外明月如霜,房门紧闭,秋水边的白莲独自盛开。
他的名声高洁,自然传达到帝王耳中,他接受封赏无需借助他人中介。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修行与才华,以及其与皇家的关系。开篇"支遁行藏惠远才,几年嵩少避浮埃"写出了这位禅师以隐居为行藏其深厚的佛学才能,长久地在嵩山一带避世俗之纷扰。
接着"八行丹诏云间落,一对紫衣天上来"表明了皇帝对此高僧的尊崇,以至于亲自颁布丹书并赐予禅师紫衣,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也显示出这位禅师不仅在佛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在朝廷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诵律夜窗寒月皎,闭门秋渚白莲开"则描绘了禅师在静谧的夜晚对着清冷的月光诵经,以及在寂静的秋天里,闭门谢世,专注于内心修行之中,如同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名高自达帝王听,就降殊恩不假媒"写出了这位禅师因其声望远播,自然被皇帝所知晓,并直接获得了皇上的特别恩惠,无需通过任何中间人。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此位高僧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他与皇家关系紧密而又超凡脱俗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苇所如四首·其二夏
五月炎飙起,沿江恣泮涣。
荔子满汀洲,丹霞纷烂熳。
行行出前津,白浪侵云汉。
舟人欣好风,举蒲不能按。
忽见船头舸,巨帆障天畔。
石湖西北来,澜翻太陵乱。
丁宁戒仆夫,吾帆但一半。
迟迟更迟迟,终然亦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