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孙 莘 老 宋 /王 令 至 愚 不 学 常 如 足 ,盛 德 之 充 久 自 彰 。管 小 始 疑 天 可 尽 ,绠 穷 终 信 海 非 量 。始 惭 自 待 从 来 薄 ,不 及 时 中 适 取 狂 。安 得 此 生 天 与 幸 ,没 身 得 不 去 门 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非量(fēi liàng)的意思:非常多,数量巨大。
及时(jí shí)的意思:指做事情或采取行动的时机恰当,不拖延,不耽误。
没身(méi shēn)的意思:失去地位、身份或权力。
门墙(mén qiáng)的意思:门墙指家门前的墙壁,比喻家庭的财产、利益或家族的声誉。
盛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德行高尚、品德优良。
生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力量非常大,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或影响。
时中(shí zhōng)的意思: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中适(zhōng shì)的意思:适中,恰到好处
自待(zì dài)的意思:自己等待,自己等待机会。
不及时(bù jí shí)的意思:指事物发生的时间或动作的执行不及时,导致失去机会或产生不良后果。
- 翻译
- 即使最愚笨的人也不停学习,如同脚踏实地,美德充实久了自然显现。
开始时怀疑天的高度是否有限,但最终相信海洋的深度并非可以度量。
起初惭愧自己自视甚低,未能把握时机,反而变得狂妄。
如何能有幸此生,直到生命终结都能留在师门之中。
- 注释
- 至愚:极愚笨。
不学:不停学习。
常如足:如同脚踏实地。
盛德:高尚的品德。
之充:的充实。
久自彰:自然显现。
管小:开始怀疑。
天可尽:天的高度是否有限。
绠穷:绠(井绳)的尽头。
海非量:海洋的深度无法度量。
自待:自视。
从来薄:自始以来的轻视。
及时中:把握时机。
适取狂:变得狂妄。
安得:如何能。
天与幸:有幸。
没身:一生到死。
不去门墙:不离开师门。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赠送给名士孙莘老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修养不足的自谦。诗中“至愚不学常如足”表现出作者对知识渴望但自知能力有限的态度,而“盛德之充久自彰”则是赞扬孙莘老的高尚品德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接下来的两句“管小始疑天可尽,绸穷终信海非量”,通过对比天空和大海的无限性,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无边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紧接着,“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则是诗人自省自己的修养不够,对于那些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恰当把握机会的人表示出羡慕之情。
最后两句“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有机会认识孙莘老而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叹即使生命结束,也愿意守护在这份友谊的围墙内,不离不弃。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作者对于知识、修养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朋友高尚品德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不见
文窗窈窕夏室凉,牙床绣幔风前张。
梦无行雨来襄王,银塘水浮青雀舸。
泛泛鸳鸯或右左,一别仙源寻不可。
西峰秀色景如前,年年七夕双星筵。
牛女应笑无会缘,蜡炬成灰落花片。
火传春到依然转,夜台之人独不见。
常雩之祭岁每亲行适以后丧未过百日遣亲藩恭代行礼瞻望南郊敬成六韵
失配心诚痛,勤民志敢移。
徒因丧未释,遂致祭如亏。
静验相遭故,明为引慝时。
东郊况需泽,首夏已过期。
麦陇嗟无及,禾田难再迟。
瓣香伸叩吁,额手望恩慈。
别岳
登岳快晴明,别岳遇风雨。
此事亦偶然,何足陈䛕语。
况兹遍郊麦,青青二寸许。
待泽正斯时,渴望愁农父。
狂风惯吹云,细雨未沾土。
彭怒不肯让,如膏亦奚补。
连年水旱灾,偏萃于齐鲁。
纵发帑粟施,岂救流离苦。
哀哉㷀独民,惭为汝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