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睨萯阳,怒若彪虎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彪虎(biāo h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勇气或威势。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分甘(fēn gān)的意思:指共同分担艰苦或困难。
感说(gǎn shuō)的意思:指感动而发表言论或感慨而有所言。
砺齿(lì chǐ)的意思:砺齿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磨利牙齿,比喻锐利、敏锐。
六雄(liù xióng)的意思:指六个英勇、强大的人物或势力。
茅焦(máo j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焦急、着急。
逆鳞(nì lín)的意思:逆鳞是指龙的鳞片,表示一个人最敏感、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引申为触怒某人的敏感点或忌讳,比喻得罪了某人,惹怒了某个强大的存在。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客(shān kè)的意思:山中的客人,指在山区居住或旅行的人。
商山(shāng shān)的意思:商山指的是商朝时期的商山,也可以泛指商朝时期的商国。在成语中,商山代表了商朝时期的繁荣和昌盛。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郁陶(yù táo)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舒畅。
云阳(yún yáng)的意思:指云彩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象,比喻事物美好、光明。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读史有感十二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秦王嬴政的形象入手,描述了他在萯阳之地愤怒的情景,犹如猛虎咆哮,显示出秦王的威严和决断。秦王因愤怒而屠戮众多,但最终被茅焦以智说服,显示了历史中权谋与智略的较量。
诗中提到的“尸者二十七”和“砺齿肉六雄”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秦王的狠辣,而茅焦和尉缭则代表了智者的力量,他们通过言辞改变了秦王的决定。接下来,诗人将话题转向云阳狱中的王孙,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秦法严苛的感慨。
最后,诗人感叹历史上的权谋与人性冲突难以调和,如同龙之逆鳞,触之必怒。因此,那些选择隐逸山林的商山四皓(包括渔夫和樵夫在内),成为了诗人理想中的超然存在,他们选择了远离政治纷争,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揭示了权力、智谋与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个人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