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人得姓,人去佛来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畬(chūn shē)的意思:指春天耕种的田地。
得姓(de xìng)的意思:得到一个姓氏。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天章(tiān zhāng)的意思:指天地间的奇迹或非凡之事物。
通古(tōng gǔ)的意思:通古指的是通达古代的智慧和知识,具备了对古代事物的了解和理解。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幽蹊(yōu qī)的意思:幽蹊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地方幽静、僻静,没有人迹的样子。
玉局(yù jú)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
- 翻译
- 山因为人的缘故有了姓氏,人离去后佛像才占据了这里。
邻居有座天章墓,墓碑上却没有玉局书的题字。
幽静的小径通往古老的城郭,荒芜的山涧流入春天的农田。
游子吟诵时感到清冷,夕阳余晖洒在高峻的峰顶。
- 注释
- 山:指代山脉。
因:因为。
人:人类。
得:获得。
姓:家族的姓氏。
去:离开。
佛:佛教徒或佛像。
居:居住或占据。
邻:邻居。
有:存在。
天章:古代官员的官职或墓主人的尊称。
墓:坟墓。
碑:墓碑。
玉局书:珍贵的碑文或书法。
幽蹊:幽深的小路。
通:连接。
古郭:古老的城墙。
荒涧:荒废的山涧。
春畬:春天开垦的田地。
客子:旅人或游子。
吟:吟诵诗歌。
须:必须,需要。
冷:清冷,寒冷。
高峰:高山。
夕照:傍晚的阳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偏僻的山村景象和历史遗迹,充满了静谧与神秘。开篇“山因人得姓,人去佛来居”两句表明此地因有某氏家族而得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家族可能已经离去,而佛教信仰则在这里落脚,形成了一种奇异的文化交融。
接着,“邻有天章墓,碑无玉局书”两句指出附近有一座古墓,但墓碑上没有镌刻玉局(即官府允许立碑的印章)所书写的文字,这可能暗示着这座墓葬不为世人所知,或是某种私人埋葬,增加了诗中的一丝神秘感。
“幽蹊通古郭,荒涧入春畬”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时间与空间交错的画面。幽深的小路连接着古老的城郭,这条小路可能是历史的见证,而“荒涧入春畬”则表现出自然景观的美丽,春天的田野里,一条干涸的河床(荒涧)静悄悄地延伸进去,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与衰败废弃并存的景象。
最后,“客子吟须冷,高峰夕照馀”两句则是诗人作为一个远方来访的旅者,对这片土地和历史遗迹的感慨。夜色降临,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冷与宁静,而诗人自己的心情也如这高峰般冷静而又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貌和深厚的情感积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室之外为堂堂不能不客故宽广依制
一枝才知止,大厦亦居安。
虽同燕雀意,自许硕人宽。
寡营疏礼法,即事戒哗欢。
欲倒门前屣,思妨座上冠。
所求披衣者,鲜令主眉攒。
戏谑无拘士,伛偻避达官。
庶以将迎废,相依弦酒欢。
虚牖来閒旷,清墀任盘桓。
人生歌啸地,慎作高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