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乎琴兮不弹,心乎道兮忘言。
松风兮涧泉,琴无弦兮有弦。
这首诗名为《琴寥歌》,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诗中融合了对古典音乐、哲学思想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壁乎琴兮不弹,心乎道兮忘言。"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对物质世界的超脱态度。壁上悬挂着琴,但并不弹奏,这象征着对世俗纷争的放弃;内心之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却选择了沉默,不愿随波逐流。
"操履霜兮猗兰,忠与孝兮两全。" 这里通过霜上步履、兰花盛开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品德修养的追求和坚守。霜代表着严寒的考验,而兰花则是清高脱俗的象征;忠和孝作为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美德,被诗人视作生命中的两大支柱。
"松风兮涧泉,琴无弦兮有弦。" 这两句通过对松林之风与山涧流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的情感共鸣。琴虽无弦,却能发出声音,这或许隐喻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艺术灵感和哲思泉涌。
"青霞兮柯仙,道不传兮有传。"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境界。青霞是仙境的象征,柯木则代表着坚韧不拔;而“道”在这里指的是宇宙间最深远的真理与智慧,即便是不被世人所理解和传承,但诗人心中却始终保持着对这份真理的领悟和追寻。
总体来说,于石通过《琴寥歌》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艺术、自然以及哲学思考的深刻见解。
皎月自东升,光照千山昼。
长桥蹑飞空,倒影泻奔溜。
寒潭净泥沙,岩崩石骨瘦。
波痕浸虚白,表里尽通透。
幽人一散步,惜此光明候。
万籁浩无声,木末严风逗。
数舟依浅濑,明灭镫如豆。
欲去闻清讴,余响入遥岫。
春来未识如新交,人日出访郊西郊。
罗浮缟衣忽到眼,一笑媚妩开林梢。
初寻篱角露冷艳,断桥野水轻冰胶。
参差绕屋三十树,疏影破空横冻蛟。
海旁蜃市金碧气,徒眩俗目纷喧呶。
樊山寄庐独娟好,园亭到处含红苞。
坐看香雪喷成海,直拥仙云围作巢。
偶从人外憩清绝,得此佳趣知天教。
陈遵爱客续嘉会,乘兴招赏罗杯肴。
欲将画意写萧澹,未尽诗妙空推敲。
关山莫忆断魂日,且向天涯随结茅。
倾觞痛饮荡尘抱,不尔正被梅花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