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焚和(fén hé)的意思:指烧毁和平的局面,引发冲突或战争。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善思(shàn sī)的意思:善于思考、思维敏捷
思惟(sī wéi)的意思:思考、思索
五欲(wǔ yù)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的五种欲望,即色欲、财欲、名欲、食欲和睡欲。
现前(xiàn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出现或显露出来。
相貌(xiàng mào)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端庄、美丽。
修罗(xiū luó)的意思:修罗是指佛教中的一种恶鬼,也用来形容凶猛残暴的人或事物。
养就(yǎng jiù)的意思:培养、造就
智者(zhì zhě)的意思:智慧的人,聪明人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嗔恨心对个人形象与心灵的影响。诗人通过“嗔火焚和气”,形象地描述了嗔恨心如同火焰一般,焚烧了内心的和谐与平和,导致人的面容变得丑陋,心灵变得扭曲。接着,“修罗才现前,菩萨都走却”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宗教中的概念,将嗔恨心比作修罗(一种恶神),而菩萨则象征着善良与慈悲。这句话暗示了在嗔恨心面前,即使是善良与慈悲的力量也可能退避三舍。
下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嗔恨心带来的后果——“养就三毒躯,恣为五欲乐”。这里的“三毒”指的是贪、嗔、痴三种烦恼,意指人们因为嗔恨心而滋养了这些负面情绪,放纵于欲望之中,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最后,“智者善思惟,早服慈悲药”则是对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建议,鼓励智慧之人通过思考与修行,早日服用慈悲之药,即通过慈悲与智慧来净化内心,摆脱嗔恨的束缚,恢复内心的和谐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嗔恨心对个体心灵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智慧与慈悲来克服这种负面情绪,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