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追和李方叔咏舞者》
《中秋追和李方叔咏舞者》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乐声催遍上华裀,回雪光中不见尘。

今日山间易惆怅,当筵踏月更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iūzhuīfāngshūyǒngzhě
sòng / jiāng

shēngcuībiànshànghuáyīnhuíxuěguāngzhōngjiànchén

jīntóngjiānchóuchàngdāngyányuègèng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回雪(huí xuě)的意思:雪后再回来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踏月(tà yuè)的意思:指人在月光下行走,形容非常轻盈、灵活。

雪光(xuě guāng)的意思:指雪的光亮。

注释
乐声:音乐的声音。
催遍:弥漫、充满。
上华裀:在华丽的地毯上。
回雪:舞动如雪的轻盈步伐。
光中:在光芒中。
不见:看不见。
尘:尘埃。
今日:今天。
山间:山野之间。
易:容易。
惆怅:伤感、失落的情绪。
当筵:在宴席上。
踏月:月下漫步。
更何人:还有谁。
翻译
音乐声弥漫在华丽的地毯上,回旋的雪花中看不见丝毫尘埃。
今天在山间容易感到伤感,宴席上独自踏月又有何人陪伴。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追和李方叔咏舞者》是姜特立所作,描绘了一幅华丽而寂寥的中秋月夜场景。首句“乐声催遍上华裀”生动地展现了音乐在华丽的舞毯上回荡,舞者的身影轻盈如雪,仿佛连尘埃都被乐声吸引而不见。接着,“回雪光中不见尘”进一步描绘了舞者旋转时的曼妙身姿,如同雪花般纯净,月光下几乎与尘世隔绝。

后两句“今日山间易惆怅,当筵踏月更何人”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暗示了在这样的佳节里,山间的宁静与月下的孤独形成对比,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感慨,即使有如此美妙的舞蹈和月色,但身边却无人共赏,更增添了中秋之夜的孤寂之感。

整首诗通过舞者和月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独的感叹,展现出浓厚的怀旧情绪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贺黄少府受辟·其二

风流文采旧家声,玉麈高谈四座倾。

他日亲知问官况,三年民戴尉曹清。

(0)

郊行·其二

花落江堤簇晓烟,游人柳外蹙鞦韆。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清明二月天。

(0)

赠何知录

青云直上路初通,白凤新词入圣聪。

抵掌剧谈吾浪语,连城增价子何穷。

共登小阁春风里,又解征帆落照中。

此去优游益吟咏,公馀无惜寄诗筒。

(0)

凤山西亭戏书

日日西亭上,凭栏取次看。

绕崖云惨惨,浥屦露团团。

昼景委红叶,松香掩白檀。

平生勋业意,开镜影相欢。

(0)

遣意

一生生计祇长贫,迹近群鸥意倍亲。

旧喜读书今懒读,寒灰枯木仅堪伦。

(0)

越上即事

禹穴生云朝暮奇,青山断处夕阳垂。

莺声政好还飞去,独倚枯筇无限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