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长乐(cháng lè)的意思:长乐指长时间的快乐和安乐。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华钟(huá zh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仪态美丽动人。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流响(liú xiǎng)的意思:流传的声音或消息。
落后(luò hòu)的意思:指相对于其他人或事物而言,发展、进步、水平等方面处于较低或滞后状态。
人王(rén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中具有超群的才能或者出类拔萃的人物。
三车(sān chē)的意思:指三辆车,比喻多次努力、多方尝试。
万石(wàn dàn)的意思:万石指的是数量很大的石头,也用来形容数量很多的粮食、货物。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寿寺的静谧与庄严氛围。首句“贝叶三车少”以“贝叶”象征佛法的传承,暗示寺庙内藏经丰富,但经过岁月的洗礼,仅存少数,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华钟万石馀”则通过“华钟”和“万石”描绘出寺庙内钟声悠扬,石质建筑坚固,展现了寺庙的雄伟与久远。
“声仍到长乐,地合置精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万寿寺的声名远播,其钟声能够传至远处的长乐之地,同时也表达了对在这样神圣之地建立精舍的向往。这里的“精庐”指的是精美的修行之所,暗示了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修行者心灵栖息的理想之地。
“潇洒人王界,庄严学士书”则将万寿寺描绘为一个既洒脱又庄重的地方,是王侯贵族与学者文人共同敬仰与追求的精神家园。这里“潇洒”与“庄严”的对比,体现了寺庙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其对不同人群的包容与吸引。
最后,“秋来霜落后,流响更何如”以自然季节的变化作为背景,引出对万寿寺在不同季节中声音变化的想象。秋天霜降之后,自然界的声音或许会更加清晰,寺庙中的钟声与诵经声是否会更加悦耳动听?这一问,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的细腻感受,也寄托了对万寿寺美好未来的期待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寺环境、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扬子江晓发
残星堕江底,落月照江畔。
荒村鸡乍号,空林鸦未散。
舟师贪利涉,鼓楫中流半。
杳杳金山钟,濛濛瓜步岸。
渔人隔烟语,估客停桡饭。
沙头两睡禽,比翼失清旦。
风波岂殊途,劳逸各已判。
行役何时休,抚景发长叹。
赠西林上人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书尚书古文孔传后
鲁恭王坏孔子宅,丝竹之音出四壁。
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
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
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
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
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
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
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
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
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
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
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
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
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
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
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
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
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
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
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
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
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
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书尚书古文孔传后》【清·伊朝栋】鲁恭王坏孔子宅,丝竹之音出四壁。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367c68ee2bd100447.html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一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
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
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
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
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
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