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烟欲净,帆稳浪将轻。
罢寝排乡梦,开炉试药罂。
此诗描绘了诗人黎明时分在江上迎接老师石生的情景。首联“夜色霜天水,四更月正明”以霜天、月明渲染出清冷而明亮的夜晚景象,为整幅画面定下基调。颔联“山寒烟欲净,帆稳浪将轻”则通过山寒、烟净、帆稳、浪轻,展现了江面上宁静而和谐的自然风光,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颈联“罢寝排乡梦,开炉试药罂”写出了诗人在等待老师到来时内心的复杂情绪。他放弃了睡眠,排遣思乡之情,点燃炉火,准备试用药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他对老师的敬重和期待,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自我疗愈的意味。
尾联“自兼悲喜集,款款话师生”则是情感的集中爆发。在与老师相聚的时刻,诗人内心交织着悲与喜两种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师生情谊的感慨,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通过“款款话师生”,诗人细腻地表达了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这段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迎接老师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切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卫弹邑,千秋节。
争坐位,千金贴。只拒降斩使,是何忠烈。
犹有祠堂传俎豆,更存心迹书碑碣。
羡双双姓字,弟兄香,常山舌。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文蔚起,名薰炙。
庭罗雀,尘凝席。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