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全文
- 翻译
- 玉壶中的清澈景象映照着瑶池,即使画入画卷也显得非常合适。
我多次带着书籍独自前往,壶公大概会笑我这个爱书如痴的人。
- 注释
- 玉壶:比喻高洁的品格或清雅的环境。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征仙境。
丹青:中国画的代称。
宜:适宜,合适。
挟册:携带书籍。
独往:独自前往。
壶公:泛指爱好读书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书痴:痴迷于读书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玉壶旁的雅致情境。“玉壶清景面瑶池”一句,通过对玉壶和瑶池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高贵的自然环境。玉壶象征着纯洁无瑕,而瑶池则是美好之物的集合,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便入丹青也自宜”这句,通过对颜色的描写(丹青即深蓝色),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安适。这里的“自宜”,意味着自然而然,无需刻意装饰,更强化了诗中那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接下来的“挟册几回成独往”一句,展现了诗人阅读经典的身影和内心世界。挟(即握持)册几回,表明诗人的专注与频繁,而“成独往”,则透露出诗人通过阅读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超越。
最后,“壶公应笑一书痴”这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沉迷于书籍世界的自嘲。这里的“壶公”,可能是指古代某位隐士或学者,借以表达诗人对于知识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阅读情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世界的深沉热爱。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洁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淡泊与高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胡道士
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
却从城里移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
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
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
之江淮留别京亲故
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
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
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
前路诸侯贵,何人重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