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吉 祥 寺 默 轩 宋 /张 明 中 默 识 何 销 语 话 详 ,心 斋 也 则 坐 能 忘 。如 何 孔 氏 家 传 底 ,却 在 高 僧 衣 钵 傍 。并 把 禅 机 俱 寂 灭 ,不 教 妙 理 费 商 量 。白 深 化 锁 轩 前 路 ,看 尽 金 炉 几 篆 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禅机(chán j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机智、巧妙和灵活的方式。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家传(jiā chuán)的意思:指家族传承的东西,特指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技艺、传统等。
金炉(jīn lú)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能力出众,如同锻造出来的金炉一样珍贵。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默识(mò shí)的意思:指默默地学习、积累知识。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商量(shāng liɑng)的意思:商量指的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相互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行为。
心斋(xīn zhāi)的意思:心思专注,一心一意
也则(yě zé)的意思:也则是一个用来表示事物相对而言的程度或状态的成语,意为“也好像”、“也差不多”。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语话(yǔ huà)的意思:指言辞流利,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明白。
篆香(zhu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的气味芬芳香醇。
- 注释
- 默识:默默领悟。
心斋:内心清净,去除杂念。
孔氏家传:指儒家孔子的学问传承。
衣钵:佛教中指师徒间的传授,这里指禅宗智慧。
禅机:禅宗中的深刻道理或启示。
妙理:精妙的道理或哲学。
篆香:古代点燃的香,形状如篆文,象征时间流逝。
- 翻译
- 默默领悟无需多言,心静自然忘却世间纷扰。
儒家学说为何这般深奥,却隐藏在高僧的衣钵之中。
禅宗智慧都归于寂静,不让精妙的道理引起无谓的讨论。
白云遮蔽了轩前的小路,看着香炉中烟雾缭绕,不知已过了多少篆刻的香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吉祥寺内的禅修生活和心境。开篇“默识何销语话详,心斋也则坐能忘”,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宁静的禅修中,对世间纷扰的言语已经置之度外,只是在心斋中安坐,便能忘却尘世的烦恼。接着“如何孔氏家传底,卻在高僧衣钵傍”,则是说即使是孔子的学问,也被置于一旁,而诗人更侧重于高僧的教诲和衣钵(禅宗用具)旁的修行。
“并把禅机俱寂灭,不教妙理费商量”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禅机(禅宗的深奥道理)的理解和体验,是将一切功夫都归于寂灭之中,而不再去计较或讨论那些精妙的道理。紧接着“白云深锁轩前路,看尽金炉几篆香”,则是描绘诗人在寺院中的生活景象,白云将通往寺前的道路环抱,时间久了,只见金炉里的香烟缭绕,不觉间看尽了无数的香火。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澄明的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禅宗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王石谷山水
清泉百丈飞幽壑,茅屋人家隔丛薄。
白云在水树在空,漠漠晴烟下寥廓。
断鸿几点去无迹,黄叶一林寒欲落。
斜阳何处认前村,隐见危桥傍山郭。
先生画笔冠当代,八尺生绡气磅礴。
不须平远袭倪黄,能以清空见镵削。
秋窗对此足清胜,瑟瑟轻寒生绣箔。
掩图不敢挂虚堂,恐有红尘一分著。
初夏送夫子北上
杜鹃唤春归,和风吹芳芷。
何堪对斯景,把酒送吾子。
分手即天涯,惜此须臾晷。
别绪如茧丝,柔情似潭水。
离怀寄孤鸿,相思托双鲤。
征途勉加餐,努力拾青紫。
上慰高堂亲,下酬贤伯氏。
君行既雅醇,君才复俊美。
但保金石心,豪门勿投趾。
桃李易凋残,松柏岂朝萎。
行矣勿悲嗟,风云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