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母挽诗》
《陈母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曾题南野墓,主孟云亡

八帙又三岁,诸孙满堂

母仪乡里重,妇道族姻伤。

忍听门前树,乌啼惨夜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帙(bā zhì)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琳琅满目。

妇道(fù dào)的意思:指妇女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也泛指妇女的事务。

满堂(mǎn táng)的意思: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座无虚席,场面热闹繁荣。

母仪(mǔ yí)的意思:指母亲的仪态和风度,也泛指女性的仪表和风度。

南野(nán yě)的意思:南野指的是南方的野外或郊外。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云亡(yún wáng)的意思:指云彩消散或云气消失。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主孟(zhǔ mèng)的意思:主导或掌握大局,领导者的责任和义务。

族姻(zú yīn)的意思:指婚姻关系、婚姻家族。

鉴赏

这首挽诗《陈母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表达了对陈母逝世的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陈母在乡里的崇高地位以及她在家庭中的伟大贡献。

首句“曾题南野墓,主孟复云亡”以陈母去世的事实开篇,暗示了墓地的地点和逝者的身份,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接着,“八帙又三岁,诸孙泣满堂”描绘了陈母去世后的时间流逝和家族成员的悲痛之情,八帙(八十岁)加三岁,既表现了陈母长寿的一生,也突出了她的离世给家人带来的巨大损失。

“母仪乡里重,妇道族姻伤”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陈母在乡里的威望和她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角色。她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亲,也是族人学习的典范,她的离世让整个家族都感到了深深的悲伤。

最后,“忍听门前树,乌啼惨夜霜”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氛围,门前的树木在夜晚显得格外凄凉,乌鸦的啼叫更是增添了哀愁,而夜霜则象征着寒冷与肃穆,整幅画面充满了悲凉与肃穆之感,将陈母逝世后的哀思与怀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深刻地表达了对陈母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母亲形象的尊崇与重视。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任正字游天台

西风十月下瞿塘,万里随身剑在囊。

诗艇又横扬子水,糟丘已筑浇花庄。

梦中家国心犹炯,客里湖山鬓未苍。

明日扶藜上天姥,石梁东去是仙乡。

(0)

山行限韵·其二

看花湖上得归迟,花满南枝共北枝。

细雨酿寒才歇后,游丝堕地更飞时。

酒香茅店人初到,春去园林鸟未知。

不是红尘山路少,东风无力马前吹。

(0)

秀野堂

穹林幽屿绕檐楹,花竹纷披照眼明。

宾客盈门无俗状,儿孙终夕有书声。

山容青露云方敛,芸叶香生雨半晴。

诗料满前吟不尽,神仙何必住蓬瀛。

(0)

风雨过鄱阳湖有感

三月雨多风满天,湖中水高难系船。

大鱼跳浪白如雪,好山隔岸青于烟。

去官莫过彭泽县,读书拟上匡庐巅。

人生百年苦行乐,帝乡遥遥心自怜。

(0)

锄草次张元岵孝廉韵

造化无私泽,诛锄有独劳。

落花分径阔,迸笋出篱高。

滋蔓非吾意,为营任尔曹。

何如张仲蔚,门外满蓬蒿。

(0)

溪行

夕骛清溪涘,轻桡兴若何。

扣舷聊踯躅,念远怅蹉跎。

苍戍春云合,空山落日多。

萧萧风北至,浩荡入悲歌。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