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朝代(cháo dài)的意思:指历史上的一段时间,特指中国古代的一个时期。
东周(dōng zhōu)的意思:指事物的转机或变动,也指事物的兴衰更替。
孤坟(gū fé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坟墓,也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飘落(piāo luò)的意思:指物体随风飘落下来。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消沉(xiāo chén)的意思:指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失去信心和动力。
殷墟(yīn xū)的意思:指殷商时期的遗址,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兴盛和繁荣。
直谏(zhí jiàn)的意思:直接规劝、忠告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谒殷太师墓(其二)》。诗中通过对殷太师墓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忠贞精神的感慨。
首句“殷墟不可问,朝代几消沉。”以殷墟作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沧桑,朝代更迭,繁华不再,引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接着,“直谏流终古,孤坟表至今。”赞扬了殷太师的忠诚与正直,即便在世时遭遇贬谪,死后仍以孤坟为证,其精神永存。诗人通过对比“惊风飘落日”与“右道属前林”,描绘出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正直的价值。最后,“试问东周士,何人为剖心。”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当代人是否能像殷太师那样坚守正直、忠诚的疑问,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拜谒殷太师墓之机,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忠诚与正直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当代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盐渎行
大风卷地海云黄,四野昏黑日无光。
狐狸白昼置人旁,千家万家尽傍徨。
壮夫大叫气如狂,蛾眉红粉泪千行。
盐渎主人把剑问上苍,胡为乎陵谷倒置变态也非常。
千竿绿竹覆壶觞,有酒难消郁结肠。
可道颜色百花王,一朝零落蔓草旁。
轰雷掣电天中央,此时势焰何可当。
吁嗟晦明事难量,吁嗟晦明事难量。
霎时间云师风伯避太阳,魑魅恐尔无处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