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楚(chǔ chǔ)的意思:形容姿态、神态美好动人。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塞路(sāi lù)的意思:指道路堵塞,无法通行。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修禊(xiū xì)的意思: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谷雨时节,诗人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当门兰?故应锄”,以兰花的生长反衬出环境的改变,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无奈。接着“塞路荆榛讵易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道路被荆棘覆盖的景象,暗喻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不易改变。
“霅水更无修禊侣,由拳刚有未焚书”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霅水,古代有修禊(春游)的传统;由拳,此处或指地方,未焚书则可能暗指保留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哑哑猿鹤声犹咽,楚楚松筠叶乍舒”描绘了山谷中动物与植物的生机与哀愁并存的景象,猿鹤的叫声虽哑,却依然充满情感,而松竹在春风中轻轻舒展叶片,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冲突,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满目江湖休厝足,祗须携杖入匡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志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通判国博惠建茶
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
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
犹嫌旂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
撷而焙之一朝就,更范圭璧为圆方。
南州尚珍北固重,自非富贵宁预尝。
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
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
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
尘埃填心渴欲死,忽拜公赐喜可量。
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
愚知公赐岂徒尔,欲俾下吏蠲俗肠。
涤除诗冗起清思,驱逐睡兴穷缣缃。
玉川不暇尽七碗,已觉两腋清风翔。
送朱传道推官赴刑部详覆
文章自老齿独壮,富贵偶迟名最先。
冷落官曹按丹笔,风流幕府别红莲。
高谈倾座迥无敌,清骨照人长欲仙。
好在胸中书万卷,校雠四库续登贤。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