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固我君之忧民兮,俾我尹之来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苦(chóu kǔ)的意思:形容忧愁痛苦。
昏垫(hūn diàn)的意思:昏昏沉沉的样子,形容疲倦或困乏。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天灾(tiān zāi)的意思:指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旱灾等。
天怒(tiān nù)的意思:指上天发怒,形容天灾人祸或上天对恶人的惩罚。
慰恤(wèi xù)的意思:安慰和补偿受到伤害或损失的人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下民(xià mí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地方时,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谋福利。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对官员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天灾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的背景,表达了对统治者治理能力的担忧和对官员能够体恤民情、解决民众疾苦的渴望。
首句“天灾流行兮代有”,点明了自然灾难在历史长河中是常态,暗示了百姓生活的不稳定。接着“下民昏垫兮时数”进一步强调了百姓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苦难。这种苦难并非偶然,而是时代赋予的,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命无以逃兮谅自嗟,岂将天怒”两句,表达了百姓面对天灾无可奈何的悲愤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天道的敬畏与无奈。接下来,“我尹之慰恤兮,实解予之愁苦”则寄托了百姓对官员能带来安慰与解救的希望,体现了民间对于官员职责的理解与期待。
后半部分“夫得耕兮妇得织,日出得作兮日入得息”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图景,强调了劳动与休息的和谐,这是百姓最朴实的愿望。最后“此固我君之忧民兮,俾我尹之来即”表达了对君主治理国家、关注民生的期待,以及对官员能够及时到来解决问题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展现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职责的认识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