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秋杂咏·其六秋藓》
《九秋杂咏·其六秋藓》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霜色满庭莎,青青若何

渐看蜗篆少,唯有鹤行多。

晚步痕添屐,朝眠绿上蓑。

野情不厌车辙莫频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车辙(chē zhé)的意思:指车轮辗过的痕迹或沿途遗留下的痕迹。比喻前人的经验或前人留下的成果。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霜色(shuāng sè)的意思:指冬天的颜色,也指白发。

晚步(wǎn bù)的意思:晚上散步

蜗篆(wō zhuàn)的意思:形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野情(yě qí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野外的情感、感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庭院中的景象,以霜色、莎草、蜗篆、鹤行、车辙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首句“霜色满庭莎”,霜白铺满庭院,莎草上凝结着一层薄霜,画面清冷而纯净。接着“青青奈若何”,青草在霜的覆盖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却又让人不禁思考其命运如何,引人深思。

“渐看蜗篆少”一句,通过观察蜗牛留下的痕迹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唯有鹤行多”,鹤的足迹却显得格外多,鹤象征着高洁与长寿,与蜗牛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晚步痕添屐”描绘了诗人傍晚散步时留下的脚印,增加了庭院的生动感。“朝眠绿上蓑”,早晨醒来,绿色的蓑衣覆盖在草地上,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野情閒不厌,车辙莫频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欣赏,希望人们能珍惜这份宁静,不要频繁打扰这片自然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甲寅秋予以乞经从燕台南归留滞白门顿弟在吴门专侍至之住数日去陵阳订其复至白首天涯易散难聚不已之情未欲遽远且天老人住山无力世乱难安相与共依座下此什送之并似六康居士念予亦一编户民也·其二

江影摇孤锡,峰阴载一船。

贫穷悲孝子,流落见烽烟。

路向鸰原合,情还雁翅连。

花城询长者,相望欲潸然。

(0)

岁尽出恩县

二月魂俱倦,途穷岁亦穷。

日低难破雪,袖大苦藏风。

面店分钱食,茅庵乞火烘。

寄言清坐客,珍重好帘栊。

(0)

送依石老僧入丹霞并谢其赠端州石

搜得青山骨,添予白昼心。

勇能离故土,老好入丛林。

一念行应到,千岩坐更深。

寒云交密处,踪迹渺难寻。

(0)

戊申夏日喜张百庵中秘过访却赠即送还朝·其三

禅心尤自旷,不在比邻间。

一棹珠江远,三秋蓟雪还。

月篷推自看,云路悟应閒。

劫外能相忆,依稀鹫岭山。

(0)

戊申夏日喜张百庵中秘过访却赠即送还朝·其二

绿发剑光寒,青云识俊官。

笔花江梦醒,诗帙陆装宽。

阅世已无语,因君忽破垣。

此中还会得,鹤盖即蒲团。

(0)

筑堤诗·其二

略似苏公意,无湖祇有堤。

水来拖素练,日落卧长霓。

辨土寻龙脉,扶筇听鸟啼。

对人挥汗罢,潇洒在鸡栖。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