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剩一孤树,桑移八百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气(bà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出强大、威严、不可匹敌的气势。
百枝(bǎi zhī)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的景象。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史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有功绩的臣子。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事迹的追忆和对他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首句“霸气西南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诸葛亮在西南地区的雄伟气魄,暗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接着,“尝闻屡出师”则点明诸葛亮多次出兵征战,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才为王者佐,学与古人期”两句,高度赞扬了诸葛亮作为辅佐君王的才能,以及他博学多才,追求古人的智慧境界。这种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体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全面素养。
“柏剩一孤树,桑移八百枝”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一棵孤独的柏树和成片的桑树,象征诸葛亮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功绩如同繁茂的桑林,永存于后人心中。这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个人的怀念,也寓意着他的思想和事业将得到传承和发展。
最后,“中原仍帝魏,遗恨史臣辞”两句,既指出了三国时代的复杂局势,魏国的强大与中原的动荡,也暗含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原、完成大业的遗憾。同时,通过“遗恨史臣辞”,强调了诸葛亮的事迹和理想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后人对其功过是非的持续探讨和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