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继祖蟠室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万卷:形容书籍极多。
一字无: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打包:携带。
野僧:指生活简朴的僧人。
短檠:短小的灯烛。
残年债:剩余的岁月或未完成的事。
班生: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此处借代求书之人。
- 翻译
- 我如今已无一字可写,就像打包随身的野僧一样
短小的灯烛还未燃尽我剩余的岁月,想向班超询问能否借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题继祖蟠室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个人的读书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视。首句“万卷吾今一字无”描绘了诗人虽然拥有众多书籍,但真正能运用或理解的却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求知若渴的谦逊态度。接着,“打包随处野僧如”形象地写出诗人将书籍视为生活伴侣,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如同野僧般随身携带,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短檠未尽残年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知识的不断探索,即使在烛光下苦读,也希望能弥补过去的不足,表达出对学术的虔诚和对时间的珍惜。“欲问班生试借书”则借用典故,班生即汉代学者班固,诗人自比班生,希望向他人借书来继续学习,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读书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