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澄心(chéng xīn)的意思:指心境清澈、纯净无杂念。
登天(d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物上升至极高的地方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林杪(lín miǎo)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景象,形容草木葱茏、景色美丽。
鸣钟(míng zhō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激昂,如钟声鸣响一般。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喷薄(pēn bó)的意思:形容水流、泉水等喷涌而出。
平看(píng kàn)的意思:平静地观察、看待
瀑布(pù bù)的意思:指水从高处直接落下的景象。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青翠(qī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绿色鲜艳、生机勃勃。
青壁(qīng bì)的意思:指人的面部因疾病或恶劣环境而呈现出青黑色。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山殿(shān diàn)的意思:指山上的庙宇或宫殿,也用来形容建筑在山间的宏伟建筑。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石林(shí lín)的意思:指石头像树林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景象,形容石头林立、密集。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悟空(wù kōng)的意思:指人警觉性高,聪明敏捷,善于观察和思考。
意归(yì guī)的意思:指心意回归本真,回到最初的状态。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萦绕(yíng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缠绕、环绕不断。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众峰(zhòng fēng)的意思:指山峰众多,形容山势雄伟壮观。
- 注释
- 天竺山:古代中国的一座名山。
朝阳晓:早晨的阳光。
厓泉:山崖上的泉水。
江岫:江边的山峦。
孤顶:孤立的山顶。
众峰小:众多山峰显得矮小。
南州:南方地区。
冰雪少:冬季少有冰雪。
藤萝:攀缘植物。
冬沼:冬天的池塘。
花龛:供奉花朵的龛室。
石林杪:石林的顶部。
鸣钟:寺庙中的钟声。
施饭:布施食物。
澄心:澄清内心。
空了:领悟到空无一物。
万物一何扰:世间万物是多么纷扰。
- 翻译
- 早晨我登上天竺山,朝霞映照着山上的殿堂。
山崖上的泉水竞相喷涌,山间的洞穴相互缠绕。
我径直攀上孤独的山顶,俯瞰四周,群峰显得矮小。
南方的十二月,气候温暖,冰雪稀少。
寒山满目青翠,藤蔓覆盖着冬天的池塘。
花龛瀑布边,青色石壁与石林相接。
钟声在空中回荡,僧人们聚集在一起布施食物给猿猴和鸟儿。
洗涤心灵回归清静,澄明内心洞察一切。
此刻我才明白,世上的人们多么纷扰,万物皆如此喧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上天竺山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获得心灵净化的体验。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一句直接设定了时间与地点,给读者以清新的视角观赏这座山。接下来的几句细致地描绘了山间泉水和山岫的交织,以及诗人攀登至孤顶时所见到的辽阔景色。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一句则透露出诗写于南方某个温暖的季节。紧接着的几句,又描绘了山间植物的繁茂和瀑布的壮观,以及寺庙中的钟声和施食的情景。
最后两句"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表达了诗人通过此次登山游历后内心的平静与觉悟。"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则是对世间纷扰的感慨,暗示着诗人对于世俗烦恼有了一种超然的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和细腻观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哲思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