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到野中获,诗随景上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上寻(shàng xún)的意思:指向上寻找,寻求更高的境界或更高的事物。
游目(yóu mù)的意思:指眼睛能够自由地观察周围的景物。
再生(zài shēng)的意思:再次出现或复活
知得(zhī de)的意思: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透彻。
蛛丝(zhū sī)的意思:指微小的线索或蛛网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茅屋不知得,春来三月深”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引入了季节的变化,仿佛诗人不经意间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深入到了三月的深处。接着,“蛛丝过游目,鸟语自伤心”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蜘蛛在屋檐下织出的细丝,以及鸟儿的啼鸣,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触动着诗人的思绪,甚至让人心生伤感。
“谋到野中获,诗随景上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在野外的探索中,他不仅收获了生活的智慧,也找到了灵感,创作出了诗歌。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何人兼吏隐,吾欲再生今”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官场与隐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也能像某些历史上的隐士一样,既能保持官职,又能享受隐居的乐趣。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