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漫兴·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溪流随潮汐涨落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首句“潮来水平堤”,生动地展现了潮水涌来时,水面与堤岸齐平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潮”不仅指真实的潮汐现象,也隐喻着生活的起伏变化,而“水平堤”则象征着平静与稳定,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
次句“潮退水根出”,则描绘了潮水退去后,原本被淹没的河床再次显露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活常态的隐喻——在经历高潮之后,总会回归到平静与本质的状态。通过“水根出”的形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种关于人生起伏与归真的思考。
后两句“何当修下牢,常使溪水溢”,表达了诗人对于维持这种和谐状态的愿望。这里的“下牢”可能指的是加固堤坝或修建水利工程,以确保溪水能够稳定地溢出,既不过于泛滥也不至于干涸。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管理,也是对社会秩序和生活平衡的追求。诗人希望借助这样的努力,让生活如同溪水一般,既能滋养万物,又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流动,保持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潮汐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维持和谐状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美好愿景。它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画卷,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清湖纳明月,远览无留云。
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
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
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
殚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
游湖上昭庆寺
湖边山影里,静景与僧分。
一榻坐临水,片心闲对云。
树寒时落叶,鸥散忽成群。
莫问红尘事,林间肯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