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平山堂周边的繁华景象与诗人游赏时的愉悦心情。首句“楼台丝管广陵擅”以“广陵”代指扬州,点明地点,同时“楼台丝管”三字生动描绘出扬州作为古代文化名城的繁华景象,音乐与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扬州的独特魅力。“廿里双堤隙地无”则进一步描述了扬州城内外的广阔与繁华,二十里的双堤之间,没有空闲之地,形象地展现了扬州城的繁荣与人口密集。
接下来,“幼挈老扶恣瞻就”一句,诗人通过“幼挈老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能在此自由观赏,享受美景的情景,体现了平山堂及其周边环境对各年龄层人群的吸引力。“吾心所喜在斯夫”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表达了他对这种景象的喜爱和满足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扬州繁华景象的赞美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扬州平山堂周边的繁华与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象的深深喜爱和感慨,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酬陈器伯自运城寄诗,多纪游之作
北来南去无踪,骤惊书札翩然至。
晋祠幽渺,秦关雄峻,都收眼底。
赋美兴公,诗称谢客,豪端堪拟。
又何须借得,山川为助,元自有,风云气。
彭泽先生老矣。叹同游、如今无几。
淞波照影,冶城闭户,共伤憔悴。
青鬓输君,春风绛帐,弦歌声起。
道生行万里,死埋万卷,是平生志。
祝英台近.送孟斐知枫林桥医院,剖治胆疾,作此示之
数华年,悲逝节,白发已垂领。
瘦减腰围,况是旧时病。
朅来小驻幨车,枫林桥畔,怎坠叶、不禁秋冷。
远尘境。户牖叠似蜂房,荒草掩斜径。
晓雾昏镫,钟鼓四围静。
割愁拟借吴刀,沈吟未断,怕照胆、还须秦镜。
望梅.和碧山
故园岑寂。只梅花送我,数苞新坼。
想半旬、风雨疏疏,纵涂粉匀脂,未忺妆额。
几点猩红,早掩尽、夭桃颜色。
叹当年艳质,岁晚素心,怎忍轻掷。
凄凉断踪吴国,对虚窗坠月,应更相忆。
趁晓寒、飞梦罗浮,效比翼珍禽,拣枝栖息。
荏苒春回,怕听取、南楼残笛。
待缄题、寸书寄与,又迟数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