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江阴虚报冒功事》
《纪江阴虚报冒功事》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

贼踞五六日,空城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

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谁知当道者,克复两次

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

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

海市蜃楼妆点不备

其意在邀功其实儿戏

捷报甘泉史臣笔记

后来史官,谁复参疑义。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记(bǐ jì)的意思:记录重要事物的文字记录或记录的内容。

不备(bù bèi)的意思:没有准备好,没有做好准备。

参疑(cān yí)的意思:指心中有疑虑,参透不透彻。

巢穴(cháo xué)的意思:指鸟兽筑巢或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比喻隐藏的地方。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东华(dōng huá)的意思:东方的光芒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海市(hǎi shì)的意思:指市场繁荣、人群拥挤的景象。形容人们的生活富裕,经济繁荣。

横地(héng dì)的意思:指横冲直撞,任意妄为的样子。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江实(jiāng shí)的意思:指事实真相如江水般流淌不息,不可阻挡。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捷报(jié bào)的意思:指战争或竞赛中传来的胜利的消息。

进城(jìn chéng)的意思:指离开乡村、进入城市。

军帜(jūn zhì)的意思:指军队的旗帜,也比喻领导集体的标志或象征。

慨然(kǎi rán)的意思: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克复(kè fù)的意思:克服困难,恢复失去的东西。

空城(kōng chéng)的意思:空城是指城市内没有守军或守军很少,但以虚张声势来吓阻敌军的战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故意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来迷惑他人。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两次(liǎng cì)的意思:指两次重复或发生的情况。

鲁阳(lǔ y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不文明。

其实(qí shí)的意思:其实是一个副词,表示实际上、事实上。

蜃楼(shèn lóu)的意思:形容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景象。

史官(shǐ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记录历史的职务,也指历史记载的官方文书。

史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有功绩的臣子。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修史(xiū shǐ)的意思:修正历史的错误,纠正历史的偏差。

阳戈(yáng gē)的意思:指阳光照耀的戈,比喻正义、光明、公正的力量。

邀功(yāo gōng)的意思:指人故意为了自己争功劳而主动邀请别人来为自己做事,以便利用对方来表现自己的能力或者取得好的结果。

疑义(yí yì)的意思:表示对某事物的真实性、正确性或意义存在疑问。

月节(yuè jié)的意思:指每个月的节日,也可泛指每个月的重要日子。

载笔(zǎi bǐ)的意思:用笔写字或画画。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鲁阳戈(lǔ yáng gē)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够自律自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品质。

鉴赏

这首诗《纪江阴虚报冒功事》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阴城在战乱中的悲惨景象以及对虚报冒功行为的深刻批判。

首句“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庚申年,江阴城在四月时节沦陷,为全诗奠定了悲剧的基调。接下来“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描述了敌军占领城池,居民被迫迁移的场景,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则揭示了敌军频繁侵扰,城池屡次被攻占与夺回的动荡局面,强调了战争的无常与残酷。诗人以“无人预”三字,表达了对战争不可预测性的感慨。

“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揭示了虚报冒功的现象,讽刺了那些在战后夸大战绩、谎报军功的官员。诗人通过“克复”、“渡江”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行为的荒谬与不实。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进一步揭露了虚报冒功背后的暴力与血腥,通过“鲁阳戈”、“赵军帜”的典故,增强了历史感和象征意味。

“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将虚报冒功的行为比作海市蜃楼,既美丽又虚幻,讽刺了这些行为的表面光鲜与实质的荒谬。诗人直指其“意在邀功”,却“其实皆儿戏”,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批判。

最后,“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指出虚报冒功的后果,不仅误导了历史记载,也欺骗了后世的评判。诗人忧虑于历史真相的被掩盖,表达了对公正评价历史的渴望。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以个人的阅读体验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思与感慨,以及对正义与真实历史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江阴城战乱的描绘和对虚报冒功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与对社会公正的关切,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反思价值。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过柘溪得西字

晴雨春无定,东风忽转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麦须齐。

食顿寻幽所,舟行畏恶溪。

野禽如避客,飞上半山啼。

(0)

和叶正父见寄

前生疑是老头陀,却笑今生狷愤多。

谪向梅花岭根住,禅关参得祖师么。

(0)

桂殿秋·其二同上

双玉节,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

一声金磬千花发,洞口天风吹酒醒。

(0)

句·其三十

吟馀云散叶,坐久麈遗毛。

(0)

吏隐堂

事因地僻方知少,官得公馀始信闲。

且喜诗同文史乐,不须身与利名关。

(0)

村居即事

数声鸡犬自相闻,借得茅庐住水濆。

梅欲黄时常是雨,稻才青处便如云。

忧时每叹朝廷远,学稼方知畎亩勤。

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