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筇竹(qióng zhú)的意思:筇竹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比喻高尚、坚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右军(yòu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筇竹杖(qióng zhú zhàng)的意思:筇竹杖是指用竹子制作的长杖,比喻威严的法令、法规。
-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董源苍岚拄杖》。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隔林茅屋到嫌迟”,以“嫌迟”二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致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探索的意味。林中的茅屋仿佛是心灵的归宿,但距离的遥远却让这份期待变得稍显焦急,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期待的氛围。
次句“屧步溪边欲访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与寻找的主题。诗人轻步于溪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与某人相会,或是与自然对话。这里的“访谁”不仅指向具体的某个人物,更蕴含了对精神世界中某种理想或智慧的追寻。
“借问手中筇竹杖,当年可是右军遗。”这一句则将主题引向了历史与传承。筇竹杖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不仅承载着实用的功能,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记忆。诗人借手中的竹杖,询问是否曾属于古代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右军),以此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艺术的敬仰,以及对传统美学与生活方式的追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对于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独到见解。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卢龙兵备使者张君总戎刘君郡守彭君司理任君邑宰李君备游孤行城置酒清风台有作·其二
孤竹城空隐夕阳,山中笳鼓漫悠扬。
穿林闲听松杉韵,隔岭遥闻薇蕨香。
漆水波澜交宛转,滦河岛屿自苍茫。
登临宾佐多清兴,长啸高台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