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源苍岚拄杖》
《董源苍岚拄杖》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隔林茅屋到嫌迟,屧步溪边欲访谁。

借问手中筇竹杖,当年可是右军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筇竹(qióng zhú)的意思:筇竹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比喻高尚、坚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右军(yòu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筇竹杖(qióng zhú zhàng)的意思:筇竹杖是指用竹子制作的长杖,比喻威严的法令、法规。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董源苍岚拄杖》。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隔林茅屋到嫌迟”,以“嫌迟”二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致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探索的意味。林中的茅屋仿佛是心灵的归宿,但距离的遥远却让这份期待变得稍显焦急,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期待的氛围。

次句“屧步溪边欲访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与寻找的主题。诗人轻步于溪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与某人相会,或是与自然对话。这里的“访谁”不仅指向具体的某个人物,更蕴含了对精神世界中某种理想或智慧的追寻。

“借问手中筇竹杖,当年可是右军遗。”这一句则将主题引向了历史与传承。筇竹杖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不仅承载着实用的功能,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记忆。诗人借手中的竹杖,询问是否曾属于古代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右军),以此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艺术的敬仰,以及对传统美学与生活方式的追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对于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独到见解。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卢龙兵备使者张君总戎刘君郡守彭君司理任君邑宰李君备游孤行城置酒清风台有作·其二

孤竹城空隐夕阳,山中笳鼓漫悠扬。

穿林闲听松杉韵,隔岭遥闻薇蕨香。

漆水波澜交宛转,滦河岛屿自苍茫。

登临宾佐多清兴,长啸高台明月光。

(0)

登数峰阁

数峰古阁面江湖,难浣先臣血泪枯。

白走胥涛吞百越,青排楚塞入三吴。

新亭旧恨迷芳渚,夜月春枝冷鹧鸪。

此去孝陵松柏路,凭高西望已模糊。

(0)

永州道中示易无画

松影碧摇摇,无风亦自涛。

寒花随涧落,细路入峰高。

云动低依客,烟深远唱樵。

岳青九面外,此地足诛茅。

(0)

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其一

久知不去又将钳,无奈时情似蜜甜。

薄命东华糜月俸,虚名南斗动星占。

出山我自惭安石,作相人终忌子瞻。

伏阙引刀男子事,懒将书尺效江淹。

(0)

将出门奉简蒋大鸿

公稽嘉遁拟追攀,孔阮风流共往还。

谁分投躯将万里,翻怜归梦失三山。

尘沙那避人间世,霜雪行摧客里颜。

最忆吾文劳点定,夜深灯火傍禅关。

(0)

怀竹垞维扬

作客惟君近,江都五日程。

开春难接面,望远独含情。

绿蚁浮杯溢,红椒映烛明。

不知东阁外,梅蕊几枝荣。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