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清浅,亦或渺瀰。亦或渌净,亦或涟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盆 池 吟 宋 /邵 雍 有 客 无 知 ,唯 知 不 为 。不 为 无 他 ,唯 求 不 欺 。我 有 人 是 ,人 无 我 非 。因 开 瓮 牖 ,遂 鉴 盆 池 。都 邑 地 贵 ,江 湖 景 奇 。能 游 泽 国 ,不 下 堂 基 。帘 外 青 草 ,轩 前 黄 陂 。壶 中 月 落 ,鉴 里 云 飞 。既 有 荷 芰 ,岂 无 {上 艹 下 凫 }茨 。既 有 蝌 蚪 ,岂 无 蛟 螭 。亦 或 清 浅 ,亦 或 渺 瀰 。亦 或 渌 净 ,亦 或 涟 漪 。风 起 蘋 藻 ,凉 生 袖 衣 。林 守 何 在 ,范 蠡 何 归 。密 雪 霏 霏 ,轻 冰 披 披 。垂 柳 依 依 ,细 雨 微 微 。可 以 观 止 ,可 以 忘 机 。可 以 照 物 ,可 以 看 时 。不 乐 乎 我 ,更 乐 乎 谁 。吾 于 是 日 ,再 见 伏 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都邑(dū yì)的意思:指大城市或都市,也可以泛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范蠡(fàn lǐ)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人。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伏羲(fú xī)的意思: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观止(guān zhǐ)的意思:形容非常出色、极其惊人,达到了极点之境。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见伏(jiàn fú)的意思:指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见到结果,具有预测能力。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蛟螭(jiāo chī)的意思:指龙的形象,也泛指巨大的水生动物。
蝌蚪(kē dǒu)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或壮大。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涟漪(lián yī)的意思:指水面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的波纹,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盆池(pén chí)的意思:形容事物狭小、琐碎、不起眼。
披披(pī pī)的意思: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轻冰(qīng bīng)的意思:轻薄而脆弱的冰,比喻事物脆弱易碎或情况危险。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堂基(táng jī)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础,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微微(wēi wēi)的意思:微小、细微、轻微。
瓮牖(wèng yǒ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家中闭门不出,不愿外出交际。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下堂(xià táng)的意思:指下台、退下,表示官员离开官场或辞去职务。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再见(zài jiàn)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告别,表示再次见面的希望。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盆池吟》,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以盆池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池塘周围的环境,如青草、黄陂、月落云飞、荷芰、蝌蚪等,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他将都邑的繁华与江湖的奇异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城市,也能在心灵上畅游江湖。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既能清浅,又能渺瀰",暗示人生的多变与深邃;"风起蘋藻,凉生袖衣"则寓含了季节变换与心境的凉爽。同时,借古人林宗、范蠡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敬仰。最后,诗人以"不乐乎我,更乐乎谁"收束,表达了对自己选择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欣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作的禅意与哲思,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