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南能(nán néng)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或才智非常出色。
入圣(rù shèng)的意思:指人才卓越,能够进入圣贤之列。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小乘(xiǎo chéng)的意思:小乘指佛教中的一种宗派,也用来比喻心胸狭窄、见解狭隘。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山中的老僧形象,通过对他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修行的坚定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首联“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点明了僧人的身份与经历,他不仅寻求佛法,还曾向南能大师学习,暗示其在宗教修行上的深厚根基。
颔联“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则揭示了僧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自我期许。他自认为能够领悟诗歌的精髓(三昧),并表达了自己在追求圣境的过程中,不满足于小乘的境界,显示出其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颈联“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高阁之上,松风与夜磬交织,石床上洒落着如花雨般的光影,寒灯映照出僧人的身影,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仿佛是僧人心境的外化。
尾联“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深夜时分,月光透过山窗,照亮了僧人的世界。他以清漱之水净口,点燃香火,诵读《法楞》,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他对修行的严谨态度,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光明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山中老僧在修行与艺术追求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他对精神世界不懈探索的执着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
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
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
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
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
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
各自限官守,何由叙凉温。
离忧不可忘,襟背思树萱。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