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黄 吉 甫 宋 /王 安 石 朱 颜 去 似 朔 风 惊 ,白 发 多 於 野 草 生 。挟 策 读 书 空 有 得 ,求 田 问 舍 转 无 成 。解 鞍 乌 石 冈 边 坐 ,携 手 辛 夷 树 下 行 。今 日 追 思 真 乐 事 ,黄 尘 深 处 走 鸡 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豹韬(bào tāo)的意思:形容人机智狡猾,行动迅速敏捷。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春醪(chūn láo)的意思:春天的酒,指春天的美酒。
飞黄(fēi huáng)的意思:指迅速提升、迅速成功。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还愿(huán yuàn)的意思:指在得到某种心愿或帮助后,回报对方或神明的善意。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惊骚(jīng sā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类拔萃,引人注目。
荆人(jīng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狡诈狠毒的人。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献春(xià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来临时,大地万物复苏,万物开始生长繁衍的景象。
镇抚(zhèn fǔ)的意思:平息争端,安抚局势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寄黄吉甫》。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关心和赞赏,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首句“学兼文武在吾曹”表明家中有人既精通文学又擅长军事,显示出家族的文化底蕴与勇武精神。接下来的“别后应看虎豹韬”则是诗人对远去战场上的将士们的期望,他们如同猛虎深藏,不露锋芒,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奋力而出。
中间两句“欲问庙堂谁镇抚,尚传边塞敢惊骚”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危的关心,以及对那些能够镇守边塞、不畏艰险的人物的赞赏。这里的“庙堂”指的是中央政府,而“边塞”则是边疆要塞,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边防将士的重要性。
以下两句“旌旗急引飞黄下,烽火遥连太白高”描绘了一幅紧张的战争场景。旌旗是军旗,是战时的象征;而“烽火遥连太白高”则形象地展示了边塞报警的紧急情况,烽火是一种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方式,它能够迅速将消息传达至远方。
最后两句“闻说荆人亦憔悴,家家还愿献春醪”则转向民间的情状。“荆人”指的是居住在边疆地区的人们,他们也同样对战争的影响感到忧虑和不安。诗中提到的“家家还愿献春醪”,则是表达了人们对于将士们的支持与感激之情,愿意以献上美酒的方式来表示。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边塞军人的赞赏,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同情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时期社会的紧张氛围以及人们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