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独守(dú shǒu)的意思:指独自守护、坚守某一事物或某一位置,不与他人分享或放弃。
短景(duǎn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但时间短暂。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块独(kuài dú)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行动或独自完成某件事情,形容个人能力强,不需要依赖他人。
史谈(shǐ tán)的意思:指历史的讨论、探讨历史。也可以用来形容谈论历史的学问或者谈论历史的文章。
书史(shū shǐ)的意思:指历史书籍或史书。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听者(tī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瓦檐(wǎ yán)的意思:指屋檐下面的瓦片,比喻受保护的地方。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啧啧(zé zé)的意思:表示赞叹、惊叹或不满的语气。
- 注释
- 辉辉:形容光线微弱。
短景:短暂的阳光。
瓦檐:房屋的屋檐。
霜湿:被霜打湿。
梧桐黄:梧桐树叶变黄。
老蛩:老蟋蟀。
秋已去:秋天已经过去。
啧啧:拟声词,形容虫鸣声。
空啼:空自鸣叫。
岁云暮:指一年将尽。
羁旅:在外漂泊的人。
块独:孤独无依。
天一方:遥远的地方。
床头书史:床头摆放的历史书籍。
谈虞唐:讲述虞舜和唐尧的传说。
匪耄:非衰老,意指自己并未老糊涂。
听者狂:听我说话的人认为我狂妄。
- 翻译
- 短暂的光辉留下寒冷的光芒,屋檐上的霜让梧桐叶变黄。
老蟋蟀不知秋天已过去,白天还在墙壁旁空自鸣叫。
岁月将近,旅人内心悲凉,孤独地守着这片天地。
床头书籍讲述虞舜和唐尧的故事,我说的话并非衰老,却被人当作狂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静谧景象。开篇“辉辉短景留寒光”表现了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室内的冷清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孤独寡欢的心境。
接着,“瓦檐霜湿梧桐黄”则进一步强化了秋意。霜露浸湿的瓦檐与枯黄的梧桐树叶,共同构成了一个萧瑟的秋景。这两句通过对室外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深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和孤独。
“老蛩不知秋已去”中的“老蛩”通常指的是蟋蟀,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无知。蟋蟀在墙上啼叫,似乎不知道秋天已经过去,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适应。
“白昼啧啧空啼墙”则继续描述老蛩的声音,强化了一种凄凉和孤独感。蟋蟀在白日中啼叫,但这声音似乎是在空无一人的墙上回响,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岁云暮矣羁旅伤”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流年不利的感慨。这里的“岁云”指的是流逝的岁月,“羁旅”则是对身处异乡、心怀故土之人的自称。这一句传递出一种漂泊他乡、怀念家园的情绪。
“块独守此天一方”中,“块”字常用来形容坚硬或孤立,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在广阔天地间如同一块孤立的石头,坚守着自己的小天地。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
“床头书史谈虞唐”则转向室内生活。诗人在床头翻阅历史书籍,对古代的虞舜、唐尧进行讨论,这是诗人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也反映出他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
“我言匪耄听者狂”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话语和观点感到自信,认为那些不认同自己的人是愚昧的。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坚持己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立感。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共同塑造了一种淡远、凄清而又自强不息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同幕刘正父召试
合是冰壶寘露寒,果然笔札对金銮。
虽云经世谈何易,谩道忧时事转难。
正气必能回坏證,中流当与障狂澜。
熟知议论平如砥,且把清规作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