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晁董(cháo dǒ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地位高而权力小,只能做一些琐碎的事情。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春霭(chūn ǎi)的意思:春天的清晨露水凝结成的霜,形容春天的寒冷。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东华(dōng huá)的意思:东方的光芒
发策(fā cè)的意思:指出主意或提供计策。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浑浑(hún hún)的意思:形容思维迷糊,不清晰或不明确。
贾马(gǔ mǎ)的意思:指贾物、马匹等财物。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兰艾(lán ài)的意思:兰艾是指芳香的植物,比喻品德高尚、令人敬爱的人。
临轩(lín xuān)的意思:指坐在窗前或室内高处,观赏美景或品味文艺作品。
平道(píng dào)的意思:指平坦的道路,也比喻顺利无阻的事情。
取士(qǔ shì)的意思:选拔人才,聘用有才能的人。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状元(zhuàng yuán)的意思:指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与科举制度的尊崇。首句“万国承平道更尊”开篇即点明国家太平,道路尊贵,奠定全诗的和谐基调。接着“君王取士夙临轩”一句,展现了君主对选拔人才的重视,亲自莅临考场,体现了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
“雕虫立废贾马赋,发策跂闻晁董言”两句,运用典故,以贾谊、司马迁、晁错、董仲舒等历史人物的才华与贡献,象征着古代文人学者的卓越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士子才情的期待与赞赏。
“兰艾同荣春霭霭,鱼龙欲化海浑浑”则通过自然界的比喻,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并育的景象,暗示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人才辈出的美好图景。
最后,“风流想见东华路,夹道传呼看状元”两句,将目光聚焦于科举考试后的盛况,想象着状元及第后,人们在东华门大道上欢呼庆祝的场景,既是对科举制度成功选拔人才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辉煌,也寄托了作者对人才培育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