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
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
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
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浮萍(fú pí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篱根(lí gēn)的意思:比喻根基浅薄,不稳固。
离踪(lí zōng)的意思:离开踪迹,消失无踪。
悄然(qiǎo rán)的意思:悄然意为安静、轻声地进行某种活动或改变,形容做事不露声色、不引人注意。
情话(qíng huà)的意思:指表达爱意或感情的话语。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疏野(shū yě)的意思:指疏于世故,不善交际。
桃根(táo gēn)的意思:指人的根本、本质,比喻一个人的起点或根基。
艇子(tǐng zǐ)的意思:指小船或小艇。
香绵(xiāng mián)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柔软细腻。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吟社(yín shè)的意思:指以吟诗作歌为主要活动的文学团体或组织。
萦回(yí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围绕在一起,循环不已。
这首《琐窗寒》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与友人葑田、松泉一同探访深柳草堂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
“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开篇即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小门紧闭,仿佛能隔绝外界的喧嚣;高耸的城墙在碧空下显得格外醒目,而细雨轻拂着瓦片,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宁静。这一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转而回忆起往昔的游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柳树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植物,在这里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也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想依依、香绵褪时,绣鸳不到闲庭榭。”进一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庭院景色,香绵褪去,绣鸳(绣花鸳鸯)似乎也不再光顾,庭院显得有些寂寞。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付馀花倦蝶,桥痕帘影,伴人情话。”蝴蝶倦于飞舞,停留在余花之上,而桥上的痕迹与帘幕的影子则静静地陪伴着交谈的人们。这一场景温馨而宁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与友人的交流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疏野。连渔汊,听笛弄沧浪,悄然歌罢。”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连绵的渔汊和悠扬的笛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或许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笛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音乐的元素,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离踪似寄,顿冷故溪吟社。”诗人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曾经热闹的吟诗聚会如今似乎变得冷清。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孤独感的一种表达。
“笑输他、桃根渡头,载来翠峰偏淡写。”诗人以桃根渡头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翠峰在淡淡的画笔下显得更加迷人,这种淡雅之美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看篱根、艇子萦回,任取浮萍惹。”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篱笆边的小艇和随波荡漾的浮萍,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琐窗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佳哉双白鹇,笼养君轩墀。
雄者能知白,黑者能守雌。
自违林薮愿,戢羽感恩私。
不争鸡鹜食,仍惜凤凰枝。
殊族逞嘴距,欻来将我欺。
非赖有心人,安能脱羁危。
三谢主宾意,永怀云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