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飨拜洛乐章.九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惕(cán tì)的意思:感到羞愧和懊悔。
崇礼(chóng lǐ)的意思:指对待人或事物时,态度庄重、恭敬有礼。
坤德(kū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具备了德行高尚、品质优良、道德修养深厚的品德。
礼则(lǐ zé)的意思:礼貌和规矩
乾灵(qiá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外界的杂念所扰乱。
钦若(qīn ruò)的意思:极为尊敬和崇拜
肃奉(sù fèng)的意思:肃奉是指对神明或尊贵的人表示敬意和恭顺。
兴居(xīng j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得富足舒适,家庭兴旺的意思。
仪形(yí xíng)的意思:形态端庄,举止得体,有礼貌。
展敬(zhǎn jìng)的意思:以礼待人,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敬意。
- 翻译
- 秉承大地之德行,敬仰天道之神明。
时刻反省无丝毫懈怠,起居生活难寻安宁。
- 注释
- 祗荷:秉承,承受。
坤德:大地的德行,比喻宽厚、承载。
钦若:敬仰,尊崇。
乾灵:天道,上天的精神。
惭惕:反省,自警。
罔置:不放置,此处指不懈怠。
兴居:日常起居,生活的方方面面。
匪宁:不安宁。
恭崇:恭敬地尊崇。
礼则:礼仪的规则。
肃奉:严谨地执行。
仪形:仪式的外表,形式。
惟凭:只依赖。
展敬:展示敬意,表达尊敬。
敢荐:敢于献上,斗胆进献。
非馨:不是非常芬芳,谦称自己的祭品不够好。
- 鉴赏
这首诗是武则天的《唐大飨拜洛乐章·九和》,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以及遵循礼制的态度。开篇“祗荷坤德,钦若乾灵”表达了对上天与君主的崇高敬仰之情。"惭惕罔置,兴居匪宁"则透露了一种不安和内疚的情绪,可能是由于某些事情未能顺遂心意所致。
接着,“恭崇礼则,肃奉仪形”强调了尊重和遵循礼节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在严格的礼法制度下的自我约束。最后一句“惟凭展敬,敢荐非馨”表明了诗人愿意借助于自己的恭敬之心来推荐或呈现某些不凡的品质或事物,而"非馨"则可能指代超乎寻常的事物或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神灵和君主的崇敬,以及对礼制的尊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虔诚与庄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个人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