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世似江河去,还闻返朴时。

久藏天下富,不拾道中遗。

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

锄金宁弗顾,守剑烈能知。

楚国亡弓在,荆山抵玉嬉。

抱茅嗟薄俗,屋破呼群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俗(báo sú)的意思:指言谈、行为轻浮、庸俗不雅。

抵玉(dǐ yù)的意思:比喻言行高尚,品德纯洁。

返朴(fǎn piáo)的意思:回归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

江河(jiāng hé)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可阻挡。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泣岐(qì qí)的意思:泣岐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泪水流到鬓角,形容悲伤至极。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鉴赏

这首诗《道不拾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深刻思考。

首联“世似江河去,还闻返朴时”,以江河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社会变迁,同时也预示着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会回归到淳朴的本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进步与返璞归真的辩证思考。

颔联“久藏天下富,不拾道中遗”,强调了财富与道德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富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积累,更在于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坚守。不拾道中遗,意味着即使在利益面前,也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不为私欲所动。

颈联“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通过行者的歌声与歧路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行者歌唱如砥,象征着坚定前行的决心;而谁与叹泣岐,则反映了在复杂的人生岔路口,人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这一联揭示了在追求理想与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勇气和智慧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尾联“锄金宁弗顾,守剑烈能知”,进一步深化了对道德与物质关系的探讨。锄金宁弗顾,意味着面对诱惑,宁愿放弃物质的追求,也不愿违背道德原则;守剑烈能知,则强调了坚守正义与真理的重要性。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的高度重视。

最后,“楚国亡弓在,荆山抵玉嬉”运用典故,借楚国失弓和荆山产玉的故事,寓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楚国失而复得的弓,荆山产出的美玉一样珍贵。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层面的修养。

“抱茅嗟薄俗,屋破呼群儿”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抱茅嗟薄俗,是对社会上道德沦丧、人心浮躁现象的感慨;屋破呼群儿,可能是在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道不拾遗》不仅是一首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深刻反思之作,也是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原则以及社会和谐美好愿景的深情呼唤。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谢王公子方图惠笔

一家游宦总能文,家学犹承晋右军。

开箧看花惊夜雨,舞蛟临水卷春云。

归传大阮湟川帙,会写羊欣白练裙。

推爱赠予银管用,竹窗閒坐几怀君。

(0)

荔支·其五

游人未必知成熟,一见频思十八娘。

鹿角解时方可媚,槿花开后始生香。

团团圭璧深藏液,浅浅芙蓉艳借裳。

怪得相如当日病,茂陵无尔渴偏长。

(0)

荔支·其三

每因至日渡鹅潭,黑叶迷人思不堪。

满海云霞朝散后,一天星宿昼归南。

高垂迥阁眠当取,低压游船坐可探。

寄语风流年少子,莫将馀半任桃甘。

(0)

家人表有足病诗以寄候

前月曾过一探看,不须为患我曾欢。

昨朝更得传来信,今日兼知起复餐。

手足于人兄弟似,功名当世水云观。

秪应调养能强步,莫恨年来行路难。

(0)

谒张文献公祠

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皇宫。

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

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濛。

庾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

(0)

台城

勒马台城一望遥,听人传说是梁朝。

柳丝旧拥灵和殿,烟气犹通白下桥。

万里江山终割裂,此时风雨正漂摇。

无端笠佛思龙象,岂有谈空破敌骄。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