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和杨鬯侯见寄·其二》
《苦雨和杨鬯侯见寄·其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鼁从灶底出,尘向甑边生。

歌哭桑扈猖狂笑弥平。

山飞云黯澹,海立雨砰訇

不少迷津客,停车耦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澹(àn dàn)的意思:形容心情或气氛阴沉、暗淡。

不少(bù shǎo)的意思:不少意味着数量相当大,不少的意思是很多,数量不少。

猖狂(chāng kuáng)的意思:形容行为或态度极度狂妄、放肆、疯狂。

歌哭(gē kū)的意思:形容歌声悲伤动人,引人哭泣。

狂笑(kuáng xiào)的意思:形容大笑声连连,非常开心或得意。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砰訇(pēng 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如爆炸声、雷声等。

桑扈(sāng hù)的意思:桑扈是一个形容人们追求名利权势而不择手段、不顾道德的贬义词。它指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背离正道,不顾法律、道德等约束,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停车(tíng chē)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雨连绵的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情感的交织。首句“鼁从灶底出,尘向甑边生”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雨滴从灶底渗出,灰尘在甑边聚集的情景,既展现了雨天的潮湿,也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日常的不易。

接着,“歌哭怜桑扈,猖狂笑弥平”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前句以“怜”字表达对自然界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后句以“笑”字描绘对世俗生活的戏谑与讽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复杂情感。

“山飞云黯澹,海立雨砰訇”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天的氛围,山间的云雾因雨而显得更加黯淡,海面因雨而波涛汹涌,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不少迷津客,停车问耦耕”表达了诗人对迷茫者的关怀,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与尊重,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刘岷川母寿词

王母西来青鸟迎。瑶池翠水浅还清。

何如萱草庭前茂,又见猗兰砌下生。

罗甸国,锦官城。望云就日两关情。

锦江化作长春酒,笑对东风北斗倾。

(0)

蝶恋花

夭似花枝轻似雾。香烬灯昏,梦入瑶台路。

枕上眉山重碧聚。偎人若把离情诉。

乞巧楼中携手处。夜夜相思,今夕重相遇。

最恨五更留不住。航帆风送高桥渡。

(0)

满江红·其四再用前韵

栗里春深,羡柳浪、层层如涨。

更喜得、敝庐容膝,南窗无恙。

独酌好谋形影共,高眠也自羲皇上。

顾床头、藤笠与椰瓢,幽人饷。清溪侧,看鱼漾。

远村外,听樵唱。况桃花堪饭,松花堪酿。

自课织帘还有手,便从荷蓧非无杖。

算吾生、约略可描摹,山居状。

(0)

满江红·其二用孙风山韵

歧路悠悠,看几载、软红如簇。

算何似、一邱一壑,纡青拖绿。

脱却尘衫乌纳在,推开瓦枕黄梁熟。

只而今、立地便抽身,原非速。甚不必,离骚读。

大无谓,秋风哭。但一周虎落,三间茅屋。

却署休休名目好,试歌纂纂儿能续。

也胜如、侧足走羊肠,邛崃曲。

(0)

千秋岁·其一和少游韵

花间叶外。又见蜂黄退。阶影慢,帘阴碎。

合欢金缕枕,双绶红鸳带。

人去也,银灯晕里羞相对。尚记横塘会。

荷叶青如盖。纵已杳,魂犹在。

凤奁香欲殄,蝉鬓云将改。

无奈是,愁心一寸深于海。

(0)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清宵盼盼银河路。只惆怅、华年去。

密约芳期经几度。

红弦翠管,风帘月簟,并与人何处。

别时夏杪春还暮。燕燕莺莺漫成句。

旧事萦心还几许。

微酣曾访,短篷相遇,荷叶西陵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