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友馀辞.婆看蚕》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官绢(guān juàn)的意思:指官府供给的绢帛,比喻来自上级的赏赐或供给。
荷包(hé bāo)的意思:指钱包,也可用来形容富有或财富。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秋秋(qiū qiū)的意思:形容天气凉爽,秋高气爽。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厌薄(yàn bó)的意思:厌恶和蔑视。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作田(zuò tián)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也比喻从事农业劳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与蚕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期待。诗中“一百箔,二百箔,千百箔,遍村落”描绘了蚕房遍布整个村落的景象,体现了养蚕业在当时乡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官绢不厌厚,私绢不厌薄”则反映了人们对丝绸品质的追求,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生产的丝绸,都力求质量上乘。
“婆看蚕,婆看蚕”,通过反复强调“婆看蚕”,形象地表现了老一辈人对蚕的细心照料和对丰收的殷切期盼。接下来的“蒲桶荷包共作田,晚豅秋秋风摇稻髯”则将视角转向了农田,描述了农人在秋季忙碌收割稻谷的情景,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轻轻摇曳,预示着一年辛勤劳动后的丰收。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风貌,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以及农民对于劳动成果的期待与喜悦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