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比部史应之使还入京史以使事便道过家长子娶妇而太夫人褒封之典亦适至二首·其二》
《送比部史应之使还入京史以使事便道过家长子娶妇而太夫人褒封之典亦适至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想见燕京路,秋风随马归。

朝端奉复即位光辉

入省名应盛,趋班影乍稀。

鄙夫何所慕,之子音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鄙夫(bǐ fū)的意思:鄙夫指的是卑微的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自谦、自贱的男子。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自嘲或谦虚的场合。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奉复(fèng fù)的意思:奉命回复或答复。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即位(jí wèi)的意思:指君主或领导者正式登上王位或权力的位置。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趋班(qū bā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迎合上级或权势者而主动追随、迎合、奉承,甚至出卖自己的原则、立场或利益。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燕京(yān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的首都。

音徽(yīn huī)的意思:音徽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声音和品德都非常高尚美好的德行。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送比部史应之使还入京》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友人归途中的景象,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想见燕京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的京城的想象与期待,预示着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接着,“秋风随马归”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友人在秋风中策马归京的画面,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友人行程的顺利与归家的喜悦。

“朝端须奉复,即位待光辉”两句,借友人归京之际,暗示朝廷的荣光与友人的地位,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于官员升迁的重视与礼遇。

“入省名应盛,趋班影乍稀”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进入官府后的场景,通过“名应盛”表达了友人声望的提升,“趋班影乍稀”则形象地表现了官场的繁忙与秩序,同时也暗示了友人作为新晋官员在官场中的位置与影响。

最后,“鄙夫何所慕,之子振音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与敬仰之情。“鄙夫”自谦之词,表明诗人虽非高位,但内心仍对友人的成就感到自豪与向往。“之子振音徽”则是对友人才华与影响力的赞美,意指友人不仅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在个人品德与才能上也令人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京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官场、个人成长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九月三日见梅

枝头忽见首惊回,墙柳犹青菊未开。

应为主人归太晚,故将春色点池台。

(0)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其二

二月吴江燕子飞,河豚欲上荻芽肥。

侬家艇子前洲里,贪看春波忘却归。

(0)

南村归兴十首·其五淮阴吊古

纶钓贫难忍,王侯贵不终。

江边有行客,归兴十分浓。

(0)

题画

小艇临江岸,纶竿只漫垂。

无鱼亦归去,不到雨来时。

(0)

题竹送阮大经还金陵

十载江东忆旧游,竹林斜日坐深秋。

长安道上红尘满,赖有清风消客愁。

(0)

御医杨信之故宅在玉河东涯有花竹山石之胜时行借居有作次韵

满城车马此堂閒,招隐真堪赋小山。

花竹四时春不断,琴书列屋昼常关。

开尊又喜逢青眼,携手还思弄碧潺。

却怪相期数相迕,早朝常隔殿西班。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